圆柱体粒子的一维和三维振动堆积致密化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obo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对圆柱体颗粒在一维(1D)和三维(3D)振动条件下的堆积致密化进行了系统的物理实验研究。采取连续振动、整体加料的方式,系统的研究了1D和3D振动中各振动参数(如:振动时间t、振幅A、振动频率ω与振动强度Γ=Aω2/g)、容器尺寸D以及圆柱体颗粒的长径比l/d和球形度φ对粒子堆积体系致密化的影响。利用实验所得结果,对所提出的预测圆柱体堆积密度的解析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1D振动还是3D振动,圆柱体堆积密度都随着振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最终趋于稳定值。振幅和振动频率对圆柱体在1D和3D振动条件下的堆积密度具有相似的影响,即在每种振动条件下,圆柱体粒子的堆积密度都先随着振动频率或振幅的增加而增大,达到最大值后,随振动频率或振幅的进一步增加而降低。振动频率和振幅的影响可以归为振动强度的作用,即振幅或振动频率的增加都可以使振动强度增大,从而使堆积密度增加,达到最大值后,继续增加振动强度,堆积密度反而降低。但研究发现,同一振动强度Γ下,振幅么和振动频率ω可以不同,得到的堆积密度Ρ也不相同,而相同的堆积密度Ρ可以由不同的振动强度获得。因此,仅靠单一的振动参数Γ不足以描述振动条件下的堆积致密化进程,应分别考虑振幅和振动频率的影响。圆柱体粒子的堆积密度随着粒子长径比或球形度增加而增加,达到最大值后,随着l/d或φ进一步增加而降低,本实验中l/d为1时容易实现圆柱体粒子的最密随机堆积。容器尺寸的影响可以归于容器壁的作用,其它条件相同时,容器尺寸D越大,所获得的堆积密度越高。通过对不同尺寸容器下堆积密度的外推,可以消除容器壁的影响。实验中获得的最佳工艺参数如下(长径比l/d=1):(1)1D振动时的最佳参数是:ω=130Rad/s,A=0.35mm外推后粒子的随机最密堆积密度为ρmax=0.719;(2)3D振动时的最佳参数是:ω=80Rad/s,A=0.外推后粒子的随机最密堆积密度为ρmax=0.730。所获得的物理实验结果与用所提出的解析模型对圆柱体粒子随机堆积密度的预测结果很具可比性,这证明了该解析模型适用于对圆柱体堆积体系随机堆积密度的预测。
其他文献
初读堂吉诃德,便觉得它是可笑又幽默的,正如描述17世纪的西班牙国王那句话那样“如果你看到有一个人捧着一本书在哈哈大笑以至于直不起腰来,那么那个人不是神经病就是在看堂吉诃
古筝,又名秦筝。据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记载:“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叩缶、击瓮而就症卫,退弹筝而取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诗人埃德蒙·斯宾塞代表作《祝婚曲》讲述了诗人从黎明到夜晚的婚礼活动,赞美了新娘,表达诗人对新娘的爱意。《祝婚曲》以其完美的诗歌结构引起了历代批评家的
《西游记》代表着我国古代神话的最高成就,是一次划时代的创作。而它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孙悟空这个艺术形象,笑傲所有的幻想人物。吴承恩的创作是匠心独运的,是古典神话在人
姜贻斌,湖南邵阳人。为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二级。湖南省作家协会理事。他创作的中篇小说《子弹壳》在《芙蓉》期刊发表,小说以文革为时代背景,讲述了人与人之间由不信任、相互猜疑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是日本知名导演岩井俊二2001年的作品,影片由同名小说改编。采用清新的影像风格和文字和画面交叉的叙事手法,用贴切的人物性格和细节刻画向观众展现了一段
一rn若若是和前男友赵凌分手两个月后和现在的男朋友三郎好上的.关系公开后,姑娘们七嘴八舌,都说也忒快了点吧,你这没情没义的女人!阿青据说中学时语文学得蛮好,平日里很是怀
孙隆作为明代唯一拥有“御前画史”之称的杰出宫廷花鸟画家,他在继承宋人没骨法的基础上,将没骨与写意技法为一炉,开辟了宫廷花鸟画的野逸新风,契合了诗情画意的审美追求,丰富了宫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