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型介孔氧化铝材料干法同时脱除硫化氢和磷化氢的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stefanie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省的黄磷生产企业较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黄磷尾气,而黄磷尾气中所含的大量CO气体(85%~95%),是一炭(C1)化工重要的原料气。但由于黄磷尾气中含有一些杂质气体,如:H2S(800~1100mg/m3),PH3(750~1200mg/m3),HCN(100~350mg/m3),COS(700~1000mg/m3)等等。所以无法将黄磷尾气直接作为C1的原料气。因为这些杂质会使相关的催化剂中毒而失去活性,从而影响生产。因此,脱除黄磷尾气中的杂质气体是实现其资源化利用的关键一步。目前,国内外尚未对黄磷尾气中H2S和PH3的同时脱除进行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根据黄磷尾气的特征,本研究采用有一定选择性吸附能力的介孔氧化铝作为载体材料,通过负载活性组分实现同时净化黄磷尾气中H2S和PH3的目的。本文主要包含两个研究方面:负载型介孔氧化铝材料的制备及活性评价;负载型介孔氧化铝材料的表征分析和反应机理分析。本课题以介孔氧化铝为载体,采用蒸发诱导自组装法制备负载型材料。主要考察了市售活性氧化铝(SS-Al2O3)和介孔氧化铝(MP-Al2O3)同时脱除H2S和pH3的性能、一元金属活性组分的种类和含量、二元金属活性组分的含量。通过H2S和PH3两种气体100%转化率维持的时间、硫容和磷容来评价材料的活性。同时,通过 BET、XRD、SEM、FE-SEM、TEM、H2-TPR、XPS、in suit IR 等表征技术分析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推理分析相关的反应机理。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由活性评价实验结果得到以下结论,MP-Al2O3的性能好于SS-Al2O3;一元金属活性组分金属Cu含量为60%(即12mmol)时,制备的材料同时脱除H2S和PH3的性能最佳,相应的100%00%转化率维持的时间分别为230min和135min,硫容和磷容分别为6.70mol H2S/g和6.53mol PH3/g;二元金属活性组分Ce含量为0.6%(即0.12mmol),制备的材料同时脱除H2S和PH3的性能最佳,相应的100%00%转化率维持的时间分别为435min和345min,硫容和磷容分别为9.12mol S/g 和 8.09mol P/g。由表征结果得到以下结论,由BET和SEM/TEM和XRD的分析结果可知,介孔氧化铝载体及其负载型材料均属于介孔材料。其中,载体介孔氧化铝比表面积和总孔容最大,负载一元金属活性组分的材料的比表面积等物理性质会随着Cu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结合活性评价实验结果可知所制备的材料主要依靠活性组分来催化氧化H2S和PH3。此外,少量的CeO2能够调整CuO的晶体粒径。同时,这种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负载二元金属活性组分的材料的比表面积等相关参数,但是这并不是其能明显提升材料性能的主要原因。由H2-TPR的分析结果可知Ce02的存在能够降低CuO发生还原反应的温度,表明两种活性组分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关文献报道指出,铜离子渗入到二氧化铈的晶格中,从而增加了二氧化铈的储氧能力,并由此提升了材料的活性。由XPS和in suit IR可得到相关的反应机理:在载体介孔氧化铝材料上只会发生PH3的氧化反应生成P2O5。负载一元金属活性组分CuO之后,H2S会与CuO反应生成CuS和H2O,同时P2O5与H20进一步反应生成(PO3)33-。负载二元金属活性组分Ce02之后,(P03)33-会进一步形成PO43-。
其他文献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西宁市各族群众积极投身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新时代幸福西宁建设,广泛开展"绿色·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在家庭清洁美化、巾帼环境整治、
孙子刚过一岁半时开始呀呀学语。一个周六的早晨,儿子儿媳匆匆忙忙来接孙子,说在海湖新区给孙子报了一个学校,以后每个周六都去上课。望着儿媳抱着孙子远去的背影,心里纳闷:
目前水电站厂房板梁柱砼浇筑普遍采用梁底分层的方法与墙体分开浇筑施工,大布巴哈水电站厂房砼浇筑实际工程,采取板梁柱与墙体砼整体一次浇筑的施工方法,在保证砼浇筑质量前
文章论述了无粘结预应力在圆形薄壁水池中的使用,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的设计、施工、监理.
目的研究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法在医院护士实习中的实际应用。方法将该科室中72名实习护士平均分为两组,各36名,其中一组实施PBL教学(试验组),另外一组采用传统基于授课
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加之风险和受益的不确定性为其监管带来了复杂的挑战。艾莉森·麦克伦南博士撰写的《合成生物学的监管:生物砖,生物朋克与生物企业》一书批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