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语言学习者来说,写作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的一种途径,更是一种交际方式。在语言学习者必须要掌握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写作部分是一大难点。近年来,我们对高中生英语写作教学日益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一直是英语教师和学生关注的一大焦点。然而,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的写作成绩偏低,写作表现难以令人满意。更令人担忧的是,对高中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普遍缺乏英语写作动机,对写作没有兴趣,甚至产生厌恶和畏惧心理,这或许是导致学生写作水平得不到明显提高的主要原因。每种行为都源于一定的动机。在学习这一行为中,学习动机具有重要意义。高中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强弱程度不同造成写作水平的高低差别,因此,对高中英语教师来说,在写作课堂中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进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写作动机,从而达到改善学生的写作表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目的,对高中英语教学,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作者以学习动机理论结合Krashen的输入理论和Swain的输出理论为基础,探讨“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对高中生英语写作动机和写作表现的影响。通过本次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高中一年级学生在接受“以读促写”英语写作课程之后,在写作动机上与之前有无显著差异?(2)高中一年级学生在接受“以读促写”英语写作课程之后,在写作水平上与之前有无显著差异?(3)如果有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有什么启示?本研究中实验数据的取得主要来源于写作动机量表、作文评分量表以及对随机抽取的学生进行访谈。实验部分在四川省渠县中学高一年级的一个理科平行班中进行。本文作者对实验中取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证实了“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对激发高中生的写作兴趣及改善学生的写作表现,十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