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Disc Syndrome,以下简称LDS)是由于长期姿势不良、外伤等原因,导致腰椎力学结构改变,引起腰椎的椎间盘结构发生损伤或变性、纤维环破裂及扩大、突出的髓核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血管产生机械及炎性刺激,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本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人群的发病率大概为0.95%,女性发病率普遍没有男性高。LDS中以腰4~5,腰5~骶1间隙发病率最高,约占90%~96%。本病在发病上,受到各种生活、工作因素的影响,如职业习惯、不良姿势、缺乏运动保护与体能锻炼等。随着社会运行模式的变化,从事文案等脑力劳动的人数增加,LDS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结构也趋于年轻化。针对LDS的治疗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保守治疗包括各种静脉及口服用药、牵引理疗、手法整复、康复训练等现代疗法,此外,传统的针灸、敷贴在腰痛的解痉止痛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手术治疗包括各种入路的腰椎间盘摘除术及内固定术。目前国外学术界认为,如果保守治疗3个月之后,患者的神经根症状无好转,才选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但是目前过度早期使用手术治疗的情况普遍存在,部分患者尽管接受手术后仍遗留腰部及下肢的麻木疼痛等神经症状。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理转归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之后,促进椎间盘的自然吸收和神经根消炎等保守治疗越来越成为治疗的首选。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方法很多,疗效及疗程各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采用针灸与各种手法治疗LDS的临床实验研究层出不穷,学术界对于针灸对本病的疗效已成为共识,近年来各种国外康复技术引入国内,拓宽了LDH的治疗渠道,各种疗法的联合应用更能加快本病的痊愈进程。但目前临床上利用针灸结合关节滑动技术治疗LDS的报道较少,其单一应用与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比较也无统一定论。目的:本课题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及临床科研方法学分析方法,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以腰三针电针与穆氏松动术(以下简称SNAGS)、腰三针电针结合SNAGS综合疗法相对照,观察这些疗法治疗LDS的临床疗效,旨在对比腰三针、SNAGS、腰三针结合SNAGS(综合疗法)三者治疗LDS的临床疗效差异及其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LDS提供依据。方法:本临床研究病例来自在台湾省基隆市正祥复健科诊所治疗的LDS患者,收集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所有病例均符合筛选标准,共收集90例,其中腰三针电针组为30例,SNAGS组为30例,综合疗法组为30例。腰三针电针组采用腰三针加电针治疗,SNAGS组选SNAGS手法操作治疗,综合疗法组将以上两组的疗法相互配合使用。LDS的中医诊断标准是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LDS的西医诊断标准是参照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GB/T 1.1-2009规则制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强制性条款的相关内容。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依照设计要求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为共为两个疗程,每周治疗三次两周为一个疗程。疗效观察具体项目包括:罗兰-莫里斯腰背痛量表、简化McGill疼痛量表、生化指标(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细胞凋亡抑制因子)。疗效评定标准以罗兰-莫里斯腰背痛量表和《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的评定标准作为参考标准。结果:治疗前腰三针电针组、SNAGS组、综合疗法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分布、中医辨证证型、罗兰-莫里斯腰背痛量表评分、McGill疼痛量表评分、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细胞凋亡抑制因子(Fas/APO-1)含量经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三组间的临床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①罗兰-莫里斯腰背痛量表评分比较方面治疗两周后,综合疗法组的罗兰-莫里斯腰背痛量表评分比穆氏松动术组有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四周后,综合疗法组的腰背痛量表评分比腰三针电针组、SNAGS组均有下降,组间差异明显(P<0.05)。提示:在改善LDS患者罗兰-莫里斯腰背痛量表评分方面,综合疗法的短期疗效要优于穆氏松动术,而经过4周治疗后,综合疗法要明显好于单一的腰三针电针疗法及SNAGS疗法。②在McGill疼痛量表得分比较方面治疗两周后,三组McGill疼痛量表评分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4周后,腰三针电针组、综合疗法组的McGill疼痛量表评分与SNAGS组比较得分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经过2周的治疗后,三种疗法对LDS患者的McGill疼痛量表评分影响差异不大,治疗4周后,单一的电针、SNAGS及电针与SNAGS综合疗法均可改善LDS患者疼痛性质、强度,且腰三针电针组、综合疗法组的临床疗效比SNAGS综合疗法明显。③在白细胞介素-6表达量方面治疗两周后,三组的外周血白介素-6表达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综合疗法组的白细胞介素-6含量比SNAGS疗法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白细胞介素-6与椎间盘组织局部炎症反应有一定关系,可引起和促进LDS的炎症过程。在治疗2周后,三种疗法对LDS外周血的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影响差异不大。治疗4周后,在三种疗法的对比方面,综合疗法可明显减少外周血的白细胞介素-6含量,其疗效比单一SNAGS治疗显着。④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量方面治疗2周后:综合疗法组、腰三针电针组、SNAGS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三组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比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短期治疗内,单一的电针治疗、SNAGS疗法及综合疗法对于下调LDS患者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效果不明显;经过4周的治疗后,腰三针电针组、SNAGS组、综合疗法组均可减少LDS患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⑤在细胞凋亡抑制因子(Fas/APO-1)表达量方面治疗2周后:综合疗法组、腰三针电针组、SNAGS组凋亡抑制因子(Fas/APO-1)与治疗前相比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腰三针电针组、SNAGS组的三组的细胞凋亡抑制因子(Fas/APO-1)比治疗前比较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疗法组细胞凋亡抑制因子(Fas/APO-1)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后,综合疗法组的细胞凋亡抑制因子(Fas/APO-1)比腰三针电针组、SNAGS组明显减少(P<0.05)。提示:细胞凋亡在腰椎间盘退变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在LDS的患者中,外周血中Fas/APO-1的含量明显升高。经过4周的治疗后,综合疗法可以下调患者的Fas/APO-1的含量,其疗效要优于单纯的电针治疗或SNAGS疗法。⑥在治疗后疗效评定方面腰三针电针组、SNAGS组、综合疗法组治疗后经Kruskal Wallis H秩和检验,H=2.80,P=0.027,三组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腰三针电针组总有效人数21人,总有效率为72.41%;SNAGS组总有效人数20人,总有效率为68.97%;综合疗法组总有效人数26人,总有效率为86.67%。提示:对于缓解LDS患者的腰腿痛症状,改善腰部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综合疗法组明显要好于腰三针电针组与SNAGS组。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困扰,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品质与工作的质量,如何快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加快康复进程,是临床治疗的关键间题。本课题研究结果初步显示,腰三针电针结合SNAGS治疗LDS有优异的临床效果。此种综合疗法疗法可将电针消炎解痉镇痛的作用与腰椎小关节动态的生理滑动技术有机融合,通过减轻炎性反应与水肿,促进炎性物质转运和降解,改善椎周组织血液循环,减轻压迫与松解粘连、改善组织营养障碍与恢复神经组织兴奋性以等发挥疗效。腰三针电针结合SNAGS疗法安全、操作简便,是一种安全、快捷、起效迅速、疗效持久、无任何副反应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