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立管抗冰性能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ccess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管作为连接海洋平台与海底管道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油气开采的核心装备。随着油气资源开发不断向高纬度地区进行,冰荷载逐渐成为控制荷载,海洋立管的抗冰性能在油气开采装备的抗冰设计中至关重要。海冰荷载对结构的作用力受冰速效应影响较大,因此冰荷载模型的确定、稳态振动发生的条件是海洋立管抗冰性能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手段对立管这类直立柔性结构的冰荷载进行研究,为海洋立管的抗冰设计及安全评价提供参考。本文研究内容包括:1.明确极地钻井立管的力学特性。极地钻井立管是典型的柔性结构,海冰与该类结构相互作用机理复杂。通过对比渤海的海洋平台、风电基础与极地钻井立管的基本特征,明确了极地钻井立管的力学特性,研究海洋立管抗冰性能首先需要确定海洋立管所受冰荷载。2通过模型试验研究极地钻井立管的冰速效应。通过模型实验,分析了不同冰速下,特定的极地钻井立管在平整冰作用下的冰力模式。分析快、中、慢三种冰速下的冰力模型,探究冰激稳态振动发生时的可能的冰速范围。结合理论计算,确定了极地钻井立管的与平整冰作用的时应力场等效长度。3.通过离散元模拟分析钻井立管的冰荷载。使用离散元软件Ice DEM对浮冰碰撞问题进行研究,统计浮冰碰撞时间分布,分析不同冰速、冰厚、平均浮冰大小和密集度的浮冰对冰力大小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水线处水平刚度更小、基频更低的极地钻井立管的冰速效应以及稳态振动发生范围。4.对风电场升压站平台电缆管的抗冰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结构在静冰力作用下和结构发生冰激稳态振动时的响应,对此类电缆管的抗冰性能进行了评价。最后,对立管群的冰堆积过程及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氢能作为未来的主要能源之一,其利用广泛、来源材料易取,较电能有储存量大、运输方式灵活的特点,利用新能源制氢系统大规模制取氢气,以此解决新能源的消纳问题和加速向氢能社会的转型,是一种可行的措施。而新能源制氢系统目前有许多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包括了运行控制策略、储能及其容量配置、能量管理及电解水制氢技术。本文针对新能源制氢系统的运行控制策略进行研究,主要的工作有以下几点:构建新能源制氢系统,并提出
探索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已成为现代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课题组基于开式逆电渗析法(Reverse electrodialysis,RED)盐差能发电原理,同时汲取吸收式制冷技术和热法海水淡化技术在低品位热能利用领域的优势,提出一种闭式逆电渗析法热-电/氢循环转换方法。工作过程为:首先利用蒸馏法将热能转换为浓、稀两股溶液间盐差能;然后基于RED原理通过溶液混合及离子跨膜迁移,形成电堆内离子
与各向同性的多孔炭材料相比,形貌各向异性多孔炭将炭材料本身良好的导电导热性、高的比表面积、丰富可调的孔道等性质与各向异性的形貌相结合,表现出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复杂的堆积形式、特殊的接触效应或方向性的作用力,成为储能、生物医药、催化、纳米器件等领域极具应用潜力的新型炭材料。由于自然对称的基本原理,形貌各向异性的环状纳米粒子的构筑,尤其是通过溶液化学合成方法,往往面临巨大的挑战性。在纳米尺度下定向
本文研究了甲壳类生物质蟹壳和其主要成分甲壳素在水热条件下,通过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制备乙酰丙酸、氨糖、乙酰氨糖,优化了反应条件,考察了酸度和离子液体的结构对产率的影响,并且通过中间体的捕捉,研究了反应的可能机理。本文采用原生生物质蟹壳直接进行反应,为甲壳类生物质的转化提供了新的化学方法。水热条件下,使用酸性离子液体[C3SO3Hmim]HSO4催化蟹壳,在高温条件下使反应高选择性地生成乙酰丙酸。通过
吡唑啉酮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含氮杂环,它广泛地存在于天然产物、医药和螯合物中。近年来,螺吡唑啉酮类化合物已被证明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药效基团。因此,螺环的构建引起了合成化学家的浓厚兴趣。在过去的几年中,关于吡唑啉酮螺环的构建策略已经有了较多的报道,主要为吡唑啉酮螺全碳环和吡唑啉酮螺含氧杂环的合成。然而,在吡唑啉酮的C-4位连接氮原子的螺环结构还少有报道,在已报道的合成策略中通常底物适用性窄,对映选择性低。
金属杂稠芳香化合物作为一类新颖的芳香体系,兼具着独特的光学性能与电学性能,在生物医学、光电材料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多年来备受研究人员的关注。金属杂稠芳香化合物可以分为金属苯类配合物与金属杂戊搭烯类配合物两大类,实验与理论研究表明,二者均具有良好的芳香性。金属吡喃鎓稠芳香化合物是金属苯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其的研究相对较少。自1997年首例金属吡喃鎓——铱杂吡喃鎓被成功构筑,再无其它金属吡
金属微柱阵列具有比表面积大、电化学特性优良、强度大等优点,在工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制作方法受到了科研人员的密切关注。UV-LIGA技术作为金属微柱阵列的主要制作方法之一,目前在制作工艺上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微盲孔电铸过程中由于析氢副反应导致“失铸”的问题。本文将针对微盲孔中电铸镍的“失铸”问题进行分析及研究,提出一种兆声辅助电铸的方法来解决“失铸”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定
氢能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是一种优良的能源载体,其开发与利用是氢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的关键。等离子体重整制氢技术作为一种启停迅速、可处理燃料种类多、无需催化剂的新兴技术,可以克服传统催化重整制氢工艺操作温度高、启停慢、工艺流程复杂、催化剂易失活等缺陷,在车载制氢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用于滑动弧等离子体部分氧化重整甲烷制氢的等离子体电源多为直流电源、工频交流电源和低频交流
受阻路易斯酸碱对(frustrated Lewis pairs,简写为FLPs)化学由于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吸引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在过去的十多年间,FLPs的发现为主族元素化学在催化氢化,小分子活化和有机合成领域提供了全新的反应设计思路。在本论文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有别于经典FLPs的新型反应模式,这为传统的有机化学教科书补充了新鲜的血液。本论文主要是通过两类FLPs活化一系列化学键(单
近十年来,以水为氧源,电催化有机物氧化制备高附加价值产品的研究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研究报道集中在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上,而电催化有机物氧化的反应机理,催化活性位点以及氧原子的转移机制尚不明确。其次,在电催化氧化反应中,质子作为副产物生成,将其与反应速率匹配的有机物还原反应耦合,构建氧化还原耦合全反应体系,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催化效率和原子经济性,开发一种可持续的化学品合成途径。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