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民进城打工的规模越来越大,到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民工潮。农民工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农民工题材小说也成为当代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新的生长点。 农民工题材小说以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为表现对象,主要描述农民工在二元对立的城乡体制中生理和精神方面发生的种种变化。农民工题材小说展示了农民工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所遭受的身体之痛与身份的尴尬,体现了作家为底层民众代言、呵护人的尊严和价值的人道主义精神。 为了对农民工题材小说有一个整体把握,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引言主要对已有的关于农民工题材小说的研究论文进行梳理和总结,并为正文的论述奠定研究基础。正文部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农民工题材小说中的主题类型”,从意义层面对这一题材小说有一个宏观的把握,主要对该题材小说的主题类型进行了分类研究,笔者将这类小说的主题类型分为三种:苦难、抗争和希望。苦难主题主要表现农民工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遭受的双重苦难;抗争主题主要分析一些农民工在走投无路之际的选择;希望主题揭示了农民工生活中值得憧憬的一面;第二章“‘写底层’和‘底层写’——不同的言说立场”主要对农民工题材小说的作者立场进行了分析,通过探究农民工题材小说的写作者们在价值立场上选择的不同给该题材小说带来的影响,旨在发掘这一题材小说创作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第三章“‘农民+工人=农民工?’——农民工形象谱系”着重研究了这类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形象,笔者将人物形象按性别和职业进行划分。这一章主要通过分析文本中具有代表性的农民工形象,以期阐释人物形象背后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