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则臣小说的成长主题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07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个体在生命过程中都会遭遇的原发性问题,成长是创作者们热衷探索的对象。本文从以徐则臣小说的成长主题为路径,勘探成长的困厄与惶惑。绪论部分首先还原了“成长小说”的西方含义、代表性理论家对它的界定,聚焦中国叙事文学传统,对近代以来的成长小说推介和批评,作出粗略的梳理。然后简要介绍徐则臣的创作历程,以及前人对徐则臣的研究现状。成长小说、成长主题的确存在巨大研究前景,而徐则臣小说对“成长”一以贯之的关怀更是值得深思。论文的正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章分析徐则臣以儿童视角表达成长的感悟,不同父亲形象对“子一代”的成长影响。第二章探讨主人公对“梦想”的不同态度,他们经历不同的“成人仪式”实现成长蜕变。第三章分析“去远方”对主人的诱惑,同时又具体拈出“出走”的代表之一,即徐则臣“京漂族”的成长发展轨迹。结语部分综述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提出作者和小说主人公互为镜像的成长历程。
其他文献
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从“死亡意识”的角度切入鲁迅和史铁生的作品,通过分析他们在“死亡意识”启示下生存选择之路,挖掘出他们为人、为文的可贵之处——那就是“真”。“真
“五岳独尊”美誉的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尤其是文化遗产更是世界各大名山无法企及的。我从宗法文化角度重新阐述泰山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全文分
以三相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HF-LPME)作为样品前处理方法,结合薄层色谱分离,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酱油中色胺的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确立的萃取最优条件为:样品溶液p H值为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