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国内外文献研究总结,课堂环境建设内容包括课堂物理环境、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学生学习负担、课堂秩序和纪律、学生课堂心理情绪等6个维度。从小学生身心特点来看,课堂对其成长发展非常重要,新课程改革为我国的中小学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这些变化与要求都对小学课堂教学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总结而言,新课程下的小学课堂环境应该有以下几大特点:(一)民主性、平等性;(二)开放性、生活性;(三)愉悦性、活力性;(四)凝聚性、自律性;(五)舒适接纳性;(六)生命性。虽然新课改从2001年提出至今已有五年多的时间,全国上下掀起了新课改的浪潮,然而通过本人对当前小学课堂环境的调查来看,课堂环境各个方面的建设都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教师新课程理念理解及实践的缺乏;教师仍然希望自己保持一种权威的角色,忽视情感的表达;课堂上强调“团结”,却忽视生生关系的建设;重视课堂规则的建立,但忽视学生课堂中的自主意识培养等等。因此,新课程下的课堂环境建设状况目前还依然不理想,要发挥各方面力量,建设良好的、适应新课程的课堂环境。第一,优化学校管理环境,为教师转变课堂环境建设的行为提供有效外部支持;第二,作为课堂环境建设的主体——教师要全方位提高自己,采取积极措施建设良好的课堂环境。(一)主动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理解,抛弃旧有的思想观念;(二)体现尊重,关注学生需要;(三)增强班级凝聚力,加强同学交往,形成团结、健康的同学关系;(四)提高自己教学能力,增强授课吸引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五)注重良好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促进学生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