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是一个广义的、相对的概念,是一个集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于一体的综合性概念,是一个复杂的、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古往今来,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对其做了大量多角度的、深入的研究。本文中,它具体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线,衣食住行基本生存条件受到威胁,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没有保障,生产生活环境恶劣的一种艰苦生活状态。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和全球各个国家共同的工作。1945年,“消除贫困”随着联合国的成立被写入《联合国宪章》。然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贫困问题并未解决。中国由于贫困人口基数大、范围广、程度深等原因,贫困形势更为严峻,经济发展落后、基础条件差的边远农村更是首当其冲。重庆Y县是资深贫困县,地处秦巴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经济社会发展起点低,速度慢,底子薄,区域发展不平衡,位于全国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列。近年来,Y县为改善贫困的现实状况将脱贫的范围普及到所有乡镇村社。他们将工作方向定在贫困人口数量逐步缩小和贫困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上,将重点集中在使村子的全体农民都可以脱贫、帮扶贫困农民搬迁、对产业进行扶贫和统筹城乡扶贫工作上,把专项、行业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构建好,让部分贫困山区面貌有了明显改善。但是,贫困群体基数大、程度深,产业发展落后,自身发展不足,返贫现象突出等具体问题一直存在,且日渐凸显。加之脱贫具有“入之愈深,其进愈难”的特点,工作难度将逐年增大。进一步深入开展农村扶贫工作,非常需要来自基层一线的实践成果,更需要学术界深入基层,挖掘、总结、提炼先进经验、吸取深刻教训,让扶贫工作效率更高,确保限时打赢扶贫攻坚战。本文拟在现有的关于农村扶贫问题困境及对策研究资料的基础之上,通过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以Y县的扶贫实践为例,认真研究农村扶贫工作在具体运行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及现阶段所面临的困境,分析困境形成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摆脱当前扶贫困境的对策,为农村的扶贫攻坚之战提供参考,推进农村扶贫事业的进程。一是加强思想教育,转变观念,摆脱意识贫困和思路贫困,克服“等靠要”思想;二是完善制度、落实制度,让制度为扶贫工作保驾护航;三是整合政策、资金、智力、社会等各项资源,构建全民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四是找准着力点,以问题为导向,因地制宜,精准措施,走最适合的脱贫之路;五是促进农村“扶贫”“低保”两大政策接轨,缓解返贫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