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互联网板块在A股市场表现活跃,在实体经济及资本市场中吸引了大量投资者。互联网板块中的上市公司普遍需要资本运作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互联网板块指数的跳跃风险为公司定价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这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甚至整个行业的发展;同时,由于互联网板块中的上市公司具有高成长的特性,在二级市场中极受中小投资者的青睐,研究互联网板块跳跃风险及相关策略对加强行业成长的稳定性及保护中小投资者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宏观层面的市场环境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以及微观层面的资金博弈、信息不对称、市场微观结构变化等因素产生跳跃风险的机理;利用高频数据及SV-T模型对互联网板块不同波动情形下的跳跃风险特征进行了估计,表明互联网板块在牛市、熊市、震荡市中的波动水平都较高,其中处于牛市时波动程度最大而在熊市中最小,模型对于震荡市中跳跃风险的捕捉精度较低,但其波动持续性最强。本文通过L-M法提取原高频数据中高于阈值水平的部分,并以交易日为单位建立跳跃幅度、跳跃频率、跳跃强度三种跳跃因子,通过VAR模型估计跳跃行为对非系统性跳跃风险的影响,表明跳跃强度对牛市中指数波动影响显著,跳跃因子对熊市中指数波动影响不显著,在震荡市中跳跃幅度对指数的影响具有持续性且负相关。基于供需理论,跳跃幅度与跳跃强度的背离对市场转折点的预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了对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及监管机构基于互联网板块不同波动情形的投资和管理策略,包括个人投资者牛市长期持有、熊市果断离场的策略;机构投资者根据市场波动情形调整对冲份额的策略;以及监管机构分层次、有侧重的实施干预计划的策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