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跳高是集力量、速度、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为一体,通过有节奏的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的运动项目。曾经我国男女跳高选手在世界比赛中获得过许多优成绩,尤其是男子运动员朱建华曾连续3次打破世界纪录,并夺得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男子跳高铜牌的好成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外跳高运动员的成绩在突飞猛进,而我国的跳高运动员的成绩却每况愈下,难有作为。虽然在2013年3月7日,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南京站的跳高决赛中,山东小将张国伟跳出了自己2米32的最好成绩,刷新了朱建华在1986年创造并保持了27年之久的2米31的全国纪录,但与朱建华在1984年室外创造的2米39的最好成绩还有一段不小的差距。所以科学化训练手段和方法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专研,对跳高运动员肌力的评定更是迫在眉睫。在背越式跳高中,下肢力量对运动成绩起决定性的作用,其中摆动腿尤为重要。摆动腿动作技术分为支撑阶段、起跳腾空阶段、摆至最大幅度的制动阶段,对其作技术掌握的好坏是取的优秀技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本文应用Cybex等速系统,对32名优秀跳高运动员摆动腿三关节的屈伸肌群进行等速向心测试,踝关节以30O/s,60O/s,90O/s测试,髋关节以60O/s,90O/s,150O/s测试,膝关节以60O/s,90O/s,120O/s测试,并结合运动解剖学对摆动腿三关节肌力进行综合的评价,为教练员提供科学地、有效地、系统地训练手段,促进我国跳高运动的发展。研究对象来自辽宁省田径队和大联市体校的32名跳高运动员。女子一级运动员8名即女A组,女子二级运动员8名即女B组,男子一级运动员8名即男A组,男子二级运动员8名即男B组。结果:(1)踝关节:在30O/s到90O/s递增时,这四组男女运动员踝关节屈伸肌群的峰力矩均不断减小,且伸肌均大于屈肌。当速度为30O/s和60O/s时,女子A组的屈肌的峰力矩和总功均大于女子B组;当速度90O/s时女子两组的屈肌峰力矩和总功相当,每个速度中的女子两组的屈肌的相对峰力矩没有显著差异;女子A组的伸肌在每个速度中的相对峰力矩均大于女B组,但女子两组伸肌的峰力矩和总功没有显著差异,女子两组的屈伸比也没有差异。男子A组在每个速度中的峰力矩、相对峰力矩、屈伸比和总功均大于男子B组。(2)膝关节:在30O/s到90O/s递增时,这四组男女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的峰力矩均不断减小,且伸肌均大于屈肌。女子A组在每种速度中的的屈伸肌的峰力矩、相对峰力矩、总功和屈伸比均大于女子B组。在这三种速度中,男子A组的屈肌的峰力矩和总功均大于男子B组,两组屈肌相对峰力矩无明显差异,男子伸肌的峰力矩、相对峰力矩、总功相当;男子两组屈伸比没有明显差异。(3)髋关节:在60O/s到150O/s递增时,这四组男女运动员髋关节屈伸肌群的峰力矩均不断减小,且伸肌均大于屈肌。女子A组在每种速度中的的屈伸肌的峰力矩、相对峰力矩、总功和屈伸比均大于女子B组。同样,男子A组在每种速度中的的屈伸肌的峰力矩、相对峰力矩、总功和屈伸比均大于男子B组。结论:(1)在摆动腿踝关节屈伸肌群的研究分析表明:女子一级跳高运动员踝关节屈肌的最大力量、耐力均大于女子二级,相对力量与女子二级相当;女子一级伸肌的最大力量和耐力与女子二级相当,仅在相对力量中大于女子二级。并且两组的屈伸平衡能力没有明显差异,说明女子一级跳高运动员的踝关节屈伸肌群的训练效存在问题。男子一级跳高运动员踝关节屈伸肌群的最大力量、相对力量、屈伸平衡能力以及耐力均大于男子二级。(2)女子一级跳高运动员摆动腿膝关节的屈伸肌的最大力量、相对力量、耐力和屈伸比均大于女子二级。而男子一级运动员仅在屈肌的最大力量和耐力大于男子二级,剩下的肌力数据均与男子二级相当。说明男子一级跳高运动员膝关节的屈伸肌群的训练效果并不理想,在训练中如何系统有效的提高摆动腿膝关节的屈伸肌群力量,是亟需解决的问题。(3)一级跳高运动员的屈伸肌群的最大力量,相对力量、屈伸平衡和耐力均大于二级跳高运动员。这是在这三个关节中唯一的一级运动员测试的所有肌力数据均优于二级运动员的关节,进而与跳高的成绩成正相关联系,说明摆动腿髋关节屈伸肌力对跳高运动成绩有重要作用。(4)女子运动员在整体上的相对力量和屈伸平衡不如男子运动员,说明女子运动员训练的整体效果不如男子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