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部,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周边与8个国家接壤,有17个国家设立的一类口岸和12个自治区设立的二类口岸,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往来的交通要道,古“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陆桥”为新疆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08年,新疆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22亿美元,同比增长62%;近几年来,阿拉山口口岸的过货量以每年大约25%的速度增长,2008年过货量完成1261万吨,同比增长4.8%,其中出口货物达617.7万吨,是全国9个铁路口岸总和的56.6%,比其他8个铁路口岸出口总和还多143万吨,出口运量继续保持全国各口岸第一,连续12年保持全国铁路口岸过货量第二。由此可见,新疆独特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使国际物流业成为新疆经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并成为助推新疆国际贸易发展的一大动力。新疆国际物流业高效、快速、和谐地发展对于新疆经济乃至全国进一步向西开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国务院“32号文件”中指出“发展现代物流,建设乌鲁木齐、伊犁、喀什等地物流中心”,强调加快建设新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铁路、公路、民航及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连接东西、纵贯南北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切实发挥国际大通道和交通枢纽的作用”;2009年2月,国务院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重点规划和大力发展的九大物流区域中,明确指出建设“以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为中心的西北物流区域”,并把乌鲁木齐市确定为全国性的21个物流节点城市之一,这都为新疆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因此,研究新疆国际物流业的发展对于助推新疆经济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国际物流相关理论知识入手,对国际物流的含义、产生和发展历程及其特点进行梳理,从区位环境、政策环境、经济环境以及技术环境四个方面阐述新疆国际物流业的发展环境,并分析新疆国际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存的问题;从计量检验的角度对新疆国际物流对新疆经济、国际贸易等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新疆国际物流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