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系统公务员培训体系的研究——以江夏区国家税务局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2001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务员培训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公务员自身素质、建设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提高政府工作效能的重要措施和必要保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对国税系统干部职工的岗位技能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大力提升公务员队伍的能力。近十几年来,公务员培训工作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原有的公务员培训体系存在的诸多缺陷暴露无遗。传统的培训观念已经过于落后,培训的质量有待提高,培训工作机制还未建立起来,培训质量评估体系不科学等问题尤为突出。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根据科学合理的原则指导国税系统公务员培训工作,按照科学发展的思路看待公务员培训工作,最终体现公务员培训工作的前瞻性、规范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本文以江夏区国家税务局公务员的培训工作为切入点,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研究,研究方法主要是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进行辩证关系分析。本论文遵循了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从一般到特殊的研究过程。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为理论联系实际法、矛盾分析法、系统分析法、逻辑分析法。   本文的结构安排是:第一部分主要对国税系统公务员培训的特点及其重要性进行了阐明。第二部分主要以江夏区国家税务局公务员培训工作为例,从江夏区国税系统构成和江夏区国税局的主要职能入手,从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依法行政素质四个方面阐明了国税系统公务员职位胜任特征。通过问卷调查、小群体访谈等形式,对国税系统公务员的培训现状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培训教育理念、培训工作机制、培训时效性和针对性、培训质量评估等存在的弊端。第三部分主要对改进和完善江夏区国税系统公务员培训工作进行探索,提出了创新培训理念、创新培训方式、创新教育培训基础性建设、建立培训奖惩机制的改进建议。   本文的创新努力在于:一是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当前国税系统公务员培训工作进行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通过借鉴国外公务员培训的先进经验,结合公务员培训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如建立培训机构、强化培训资源管理、健全兼职教师队伍、创新培训方式等。二是视角有一定的独特之处。以往的文献大多从宏观上探讨了我国公务员培训工作,本文以江夏区国家税务局公务员培训工作为视点,从培训教育观念、培训工作机制、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质量评估体系入手,对公务员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制度的发展得到政府、劳动者和媒体的较大关注。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另一方面在收入分配上却面临着瑞银新加坡
在戏曲艺术中,演技方法上运用“分场的编剧方法和虚实结合的舞台动作.”而动作的中心环节是靠演员表演媒介发挥出主体作用,出人物,出形象,所以又叫表演艺术,在演出方面则是“
期刊
为了深入了解幼儿教师艺术素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本文选取了临渭区十余所学校的一线教师作为对象,采用自编问卷《幼儿教师艺术素养及技能发挥现状调查问卷》和相应的结构式访
期刊
目前,就我国的教育而言,英语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其教学主要分为“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可是,由于大家对升学率的执着追求,教师多只注重“说读写”的教学,而忽略了“听”的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编制管理的改革发展不同步,不仅编制问题制造了就业歧视,而且聘任制的负面影响也造成人员离职现象和人事争议案件的增加,进而给人事制度改革带来
计算机技术与群体动画创作的结合在动画制作界是一种创新,很好的借助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内容,从智能化、创作的框架化等特征进行利用,有效的将人文思维及相应的动画人工方法结
烙画,又称火笔画、烫画,古称“火针刺绣”,淡彩蜡染烙画是中原古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保护、传承和发展淡彩蜡染烙画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中文化水平较高的一个群体,各方面心智比较成熟并且具有一定的别能力,但是近年来,有关大学生诈骗的事件和新闻屡见不鲜,这种现象变得十分矛盾.一方面,大学生属于
摘 要:在前期,发电厂已经按照省调的最新要求将电力调度网接入设备建立了起来,能够把调度自动化信息与四川电力调度数据网连接起来。为进一步保护好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防范外来力量对其进行攻击,避免酿成电力系统事故,从而更好地确保电力系统能安全运行,本方案对发电厂的安全防护体系进行了建立与完善工作。  关键词: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二次系统  中图分类号:TV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