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饮用水水质要求不断提高,供水管网中的铁稳定性问题越来越受到饮用水行业相关人员的重视。特别是由于水质变化导致给水管网中“红水”频发等事件,使得研究管网铁稳定规律及控制管网铁稳定性成为重要的管网水质议题。本课题采用室内小试装置与管网中试平台结合进行水力条件与水质变化模拟,从控制管网铁释放水平,降低管网浊度、色度等指标角度出发,系统深入地研究不同水质因素及其变化给管网铁释放现象造成的影响,以期为研究管网铁稳定性规律提供理论基础。腐蚀严重的铁质供水管道内壁附着结构复杂的管垢层,管垢层是管网水中铁超标的主要物质来源,管网水的水质影响着管垢层结构及物质组成。本课题对管垢样品进行扫描电镜、能谱元素分析、X射线透射衍射等等分析,综合分析铁质管材内壁腐蚀层物理结构特性及化学物质组成。利用南方某市实际管网替换的管龄为10-15年的钢管制成室内管段小试装置,进行管网铁释放现象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正交实验,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通过调节水中氯离子、硫酸根离子、溶解氧、可溶性有机物、余氯等水质因素浓度水平,重点分析各影响因素对铁释放量的影响,以及引起铁释放现象的相关机理。结果显示铁释放量与阴离子浓度、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成正相关关系,与溶解氧、余氯浓度成负相关关系。水中铁细菌代谢旺盛对管网铁释放也有促进作用。浊度变化取决于不同水质因素对铁释放的影响,在不含有机物的实验中,浊度随铁释放量上升而增大,含有有机物时,浊度变化不大。在管网中试平台,通过改变流速、停滞时间、水温等水力条件因素,研究不同水力条件对管网铁释放现象的影响,发现铁释放量与停滞时间和温度成正相关关系。流速对铁释放量影响较为复杂,通常流速越大有助于减小铁释放量,然而流速过大会因冲刷作用等反而增加铁释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