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柔顺机构的结构可靠性灵敏度及可靠性稳健设计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c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柔顺机构在精密测量、微定位平台、通讯工程、光学工程等高精尖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柔顺机构的需求量日益扩大,与此同时其结构可靠性方面显露出来的问题不断增多,已经引起了柔顺机构的研究人员与工程人员的关注。在柔顺机构结构可靠性的研究与应用过程中,还面临着以下三个难题:一是由于柔顺机构结构复杂,设计变量众多,难以确定各变量与功能函数之间的关系;二是由于柔顺机构受材料、工艺、人员、环境等因素的干扰,使关键设计变量的值出现波动的现象,从而难以确定其结构可靠性及灵敏度,无法对柔顺机构的质量特性进行科学的评价;三是难以提升柔顺机构的结构可靠性与稳健性。针对以上三个难题,本文以倒圆角直梁型柔性铰链为研究载体,提出了面向柔顺机构复杂结构的可靠性灵敏度设计及可靠性稳健设计方法,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柔性铰链的设计变量与响应目标的关系为隐性的难题,通过响应面法与有限元仿真相结合构造近似模型。首先分析柔性铰链的工作原理,从而确定对柔性铰链可靠性影响显著的设计变量;其次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安排试验,并采用有限元仿真技术获取试验结果,来获取柔性铰链建模所需要的数据;再通过响应面法构造柔性铰链的近似模型;最后对其进行精度检验,从而确定柔性铰链设计变量与最大应力的模型。(2)针对柔顺机构的可靠度与可靠性灵敏度难以确定的难题,基于应力-强度干涉理论构造柔性铰链的功能函数,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心点法进行可靠性与灵敏度设计,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通过与验算点法、蒙特卡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三种方法的结果基本相同,说明可靠性及灵敏度设计的正确性。(3)针对柔顺机构结构可靠性低,难以满足工程实际需求的问题,对柔性铰链进行可靠性稳健设计。构造了柔性铰链可靠性稳健设计模型,模型中以柔性铰链的许用可靠度和设计变量的边界为约束,以柔性铰链的质量和可靠性灵敏度为目标函数,使目标函数的值尽可能小,通过此方法有效地降低设计变量对可靠性的敏感程度,在可靠性满足工程需求的同时,提升柔性铰链对设计变量波动的抵抗能力,使性能更稳健。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人双侧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9例双侧腹股沟疝患者,采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6 h-8 h进食,19 h-22 h后下
探索云服务信息素养的教育模式,通过实践,证明在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中采用“云服务”方式的可行性。同时,对云服务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的基本构架和翻转课堂教学流程图进行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收治的65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结果 65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均痊愈。结论老年急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滴注甘露醇使用两种不同封管液封管的效果。方法将我院神经外科75例滴注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8例使用生理盐水封管,试验组37例使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中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NC)的含量,研究rhTNF-NC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rhTNF-NCiv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
城市设计作为一种价值实践活动,其价值客观存在,但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巨大的商业利益引诱或不同的利益群体对城市空间资源的过分诉求往往导致城市设计价值的扭曲,最终导致其
目的 探讨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45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症状缓解出院34例,死亡10例,转院1例.结论 采用白蛋白和1,6-二磷
研究了三乙酰莽草酸(TSA)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损伤保护作用及对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影响.线栓塞法阻断右侧大脑中动脉3h,然后将线抽出恢复血流.再灌注21h后,脑梗死范围达
目的:探讨腹部孤立性纤维瘤(SFT)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例腹部孤立性纤维瘤病例的CT和MRI表现以及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变化。结杲:CT显示肿块边界清楚,增强
目的探讨骨赘切除及软组织手术治疗足拇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应用自制骨刀经皮肤小切口切除第1跖骨远端及趾骨近端的骨赘,用2-0不可吸收缝线在内侧关节囊紧缩缝合牵引固定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