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一块15m×20m的48年生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的所有林木全部收获,采用分层聚类分析法将林木分化等级划分为优势木、中等木和被压木,并采用解析木法量化分析不同分化等级的林木树干和枝心材和边材的周向和轴向变异及其与林木特征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林木分化等级、方位和圆盘高度对树干心材半径(HR)、边材宽度(SW)的变异影响显著(P<0.001)。胸高处HR和SW及其绝对变异量均随林木分化程度的加剧而增大。林木心材与边材比在周向变化不一,其最大值以北向频率最高(17.65%),其最小值则以南向频率最高(17.68%),反映了微生境的差异。随相对高度的增加,心材半径绝对变异量(HRAV)递减,边材宽度绝对变异量(SWAV)在枝下高以下保持相对稳定,随后递减;而心材半径相对变异量(HRRV)和边材宽度相对变异量(SWRV)则均不随轴向改变。这些绝对变异量的轴向变化在不同分化等级的林木之间多呈现优势木>中等木>被压木的趋势,而其相对变异量的轴向变化格局不一。胸高处HRAV和SWAV与胸径均正相关;心、边材面积与枝生物量、冠投影面积、根投影面积、叶生物量和根生物量均正相关,其中与枝、叶生物量相关性最紧密。(2)林木分化等级、方位和冠层对枝HR、SW的变异影响显著(P<0.001)。枝DB10和DBS处HR和SW及其绝对变异量均随林木分化程度的加剧而增大。两个部位心、边材的方位变异规律一致,均在西侧变异最大,反映其方位变异影响因子众多而难以量化。随冠层的增加,优势木和中等木DB10处和三个分化等级DBS处HRAV和SWAV均逐渐递减,被压木DB10处则相反;HRRV和SWRV均不随轴向改变。这些绝对变异量的轴向变化在不同分化等级的林木之间多呈现优势木>中等木>被压木的趋势,而其相对变异量的轴向变化格局不一。心、边材变异和宽度与枝生物量、叶生物量、枝基径、枝长等林木特征变量均正相关,其中与枝基径相关性最紧密。以上结果说明,兴安落叶松树干和枝的心材和边材均存在显著的方位和轴向变异,二者的绝对量均受林木分化显著影响,但其相对量均对林木分化不太敏感。本研究主要探讨兴安落叶松树地上部分木质部心、边材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子。从单木和样树两个水平上探讨树木周向和轴向上阐述其心边材空间变异,并研究其主要的影响因子,总结变异规律。本研究为生物量碳储量、生产力、碳分配的评价和估算,树木蒸腾耗水量的评价和估算以及揭示树木生长特性和生理功能及其影响因子提供重要依据,也为科学经营和利用帽儿山地区森林主要组成树种的兴安落叶松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