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后路单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生物力学研究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kille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四组不同方式后路单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差异。 方法:将24具新鲜小牛胸腰椎标本(T11-L3)分为4组,用椎体楔行切除法在L1椎体上制作严重压缩性骨折模型,用四组不同进钉方式行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对固定后的标本施加扭矩为4Nm,纵向载荷150N的前屈/后伸和左/右侧屈疲劳载荷各1500次,加载频率为1.0Hz,经脊柱三维运动测量系统测量正常、损伤、固定和疲劳试验后四种状态下固定节段(T13-L1)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运动范围(ROM),将其标准化为稳定指数(SPI)后比较四组内固定方式在四种状态下六个载荷方向上稳定性的差异。 结果:所有四组标本骨折模型的建立均较满意,T13-Ll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的稳定性均显著性小于各自正常状态(P<0.01);四组内固定方式的单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均能显著提高骨折模型在6个载荷方向上的稳定性(P<0.01),而且稳定性显著强于正常标本组(P<0.01),但四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疲劳试验后四组标本在6个载荷方向上的稳定性均小于各自疲劳试验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四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只要保证螺钉在椎弓根及椎体内且伤椎螺钉避开骨折区域,螺钉的F角不会影响单节段固定的即时稳定性及疲劳后稳定性,因此笔者认为,在单节段内固定手术时,可以根据椎体骨折情况适当选择合适的F角。
其他文献
本文从以下两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儿童夜遗尿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儿童夜遗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相关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以求对夜遗尿
目的:  探讨hUCMSCs的分离及培养方法并观察其表面抗原,明确其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同时,利用脱细胞处理的人脐带沃顿胶及脱细胞处理的沃顿胶与其他材料混合制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