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在心肌保护中的药理性预适应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mu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 T3)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d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8):正常对照(Control)组,缺血损伤(I/R)组,缺血预适应(IP)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格列本脲(Glib+T3)组。采用Langendorff灌注实验装置,建立离体大鼠心脏灌注模型。灌注液使用改良的Krebes-Hensele
其他文献
免疫抑制剂在器官移植中的广泛应用显著地提高了移植物的存活率,但药物毒副反应的难题也随之而来。在器官移植临床实践中,合理使用最佳剂量的免疫抑制剂,将发生器官排斥反应的风险和药物的毒副作用降到最低是治疗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从药代动力学入手,寻找和临床事件密切相关的参数,从中筛选出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指标,用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这就是临床药代动力学监测(clinical pharmacokinetic
学位
本文综述了甲真菌病的历史和现状,包括甲真菌病的易感因素、甲真菌的取材方法、甲真菌病的诊断和鉴定方法、致病菌菌种的构成与变迁以及甲真菌病的治疗,同时介绍了当前有关甲真菌病流行病学资料的局限性以及我们研究甲真菌病的目的及意义。 本论文第一部分介绍了甲真菌的分离和纯化。从甲病患者病甲中分离出甲碎屑,选用KOH为浮载剂,直接镜检,采用沙堡氏培养基对它们进行分离培养,浓度梯度法和切取菌丝尖端生长法对菌
学位
目的:研究长期应用吗啡的雌性大鼠,当动情周期发生改变后,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的变化,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取30只成年雌性大鼠,采用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盐酸吗啡,定期进行阴道细胞学观察直至大鼠动情周期发生紊乱。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FSH、LH、E_2、P;免疫组织化学测下丘脑、垂体、卵巢雌激素受体(ER)和β-内啡肽(β-EP)的表达;原位杂交方法测定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的μ-阿片受体m
学位
目的 探讨慢性吗啡处理后,雌性大鼠的性激素、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与性激素的关系。方法 选用30只3月龄雌性大鼠,体重210g—230g(山西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4只)和吗啡组(16只),组间大鼠体重、性激素水平和全身骨密度值无显著差异。吗啡组大鼠采用文献报道的、比较成熟的慢性吗啡处理大鼠模型,即按剂量递增的原则皮下注射吗啡,连续用药12周,药物剂量按大鼠体重
学位
目的 观察牛磺酸及其与异丙肾上腺素(Iso)、乙酰胆碱(Ach)、氨茶碱(Ami)合用对不同年龄、性别大鼠主动脉血管反应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离体血管张力实验方法,观察牛磺酸及其与Iso,Ach,Ami合用对20 mmol/L KCl引起的1月、3月、6月、12月大鼠胸主动脉环收缩的影响;以20 mmol/L KCl引起的张力升高为100%,评价各药物的舒张或收缩强度。结果1、牛磺酸(20-80
学位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是一种抗癌谱广、疗效较好的抗肿瘤药物,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的治疗。但CP可引起较严重的毒副作用,如骨髓抑制、出血性膀胱炎、脱发和性腺损害等。由于这些毒副作用特别是骨髓抑制,使CP的用量和疗程均受到限制。CP本身无细胞毒性,需经体内的细胞色素P450催化代谢后才能发挥抗肿瘤作用。目前认为,CP主要有两条代谢途径:一条是活化途径,通过P4502B和P45
学位
目的:用光镜及酶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褪黑素对吗啡依赖小鼠脏器损害的治疗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A组,10只)。实验组又分吗啡依赖组(B组)、吗啡戒断组(C组)、吗啡戒断后给MT组(D组)三组(每组10只)。B、C、D三组分别由背部皮下注射定量吗啡4W,每次70mg·kg~(-1),每日注射两次(8:00,16:00),A组注射
学位
目的:探讨黄体酮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的保护机制。 方法:采用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schmia/reperfusion(I/R)、二甲基亚砜溶剂(dimethyl sulfoxide,DMSO)对照组、黄体酮(progesteron
学位
目的:①建立西沙必利致心律失常模型,观察西沙必利对大鼠心律的影响。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西沙必利血药浓度,分析西沙必利致心律失常作用与药物浓度相关性。③通过比较研究同类结构的胃肠动力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探讨西沙必利致心律失常作用机制。方法:①选用雄性Spragne-Dav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乳酸对照组、西沙必利组、莫沙必利组)。②建立西沙必利诱发心律失常病例模型,静
学位
目的:为探讨外用替呋液对机体可能产生的毒性反应,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提供可靠的毒理学依据。 方法:采用高浓度替呋液(每1000ml生理盐水中加替硝唑3.0g呋喃西林0.3g),以小鼠为实验对象进行了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及在Wistar大白鼠背部皮肤进行急性皮肤毒性试验,求出LD_(50)或MTD值。对豚鼠进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观察该液的皮肤致敏发生率。对兔及大白鼠的背部皮肤及兔口腔粘膜进行了刺激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