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锡伯族民歌演唱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htq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锡伯族是我国一支英勇善战且古老的少数民族,现主要分布在新疆察布查尔地区和东北地区。尽管锡伯族分居于西北和东北两地,生活环境有所不同,但是根植于民族传统沃土中的文化精神却完全相同,两地的民歌都反映了锡伯族顽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锡伯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锡伯族在特定的历史发展和地域环境背景下孕育了丰富的文化艺术,这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中相当丰富和宝贵的一笔财富。本文从民族文化艺术生存、保护、传承以及发展的角度入手,借鉴了艺术学的理论与民族声乐学的研究成果,采用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文献分析法,对锡伯族民歌的演唱进行深入研究,多方面挖掘其艺术价值,努力寻找挽救这一民族艺术瑰宝的途径和方法。本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结合大量的史实记载,介绍了锡伯族民歌生存的文化背景及锡伯族民歌的发展概况。第一节和第二节描述了锡伯族民居的生态环境、历史背景、语言文字及生活习俗。第三节和第四节主要对锡伯族民歌的分类和锡伯族民歌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详细的介绍。第二部分的重心是描述锡伯族民歌的演唱及艺术特征。本章共分为四小节,分别从锡伯族民歌的演唱风格、演唱技巧、锡伯族民歌的歌词格律、调式旋律四个方面入手,进行详细的介绍与分析。第三部分通过大量地阅读文献和实地采风,归纳出锡伯族民歌的五种特有的传承方式,即家族传承、专业传承、民俗礼仪传承、教育传承以及媒体传承,每种传承方式自成一节进行描述。第四部分从学术的专业角度,理解和解释了如何在锡伯族民歌原有形式上进行创新,创新的角度分别为歌词的创作、演唱方法的借鉴以及演唱形式的丰富发展。试图在不破坏其原始文化底蕴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新,使得改良后的锡伯族民歌具有更加完整的结构、丰富的内容、时尚的气息、生动的艺术感染力以及经久不衰的传唱基础。
其他文献
在确立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使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降维处理,并与聚类分析法相结合,对福建省九地市利用FDI的使用效果进行客观评价,进而提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室性早搏证侯分型与心率变异性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为冠心病室性早搏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和危险分层提供实验依据,并初步探讨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
目的 使用德国百康(BICOM2 0 0 0 )生物共振系统对17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变应原检测及脱敏治疗。方法 将变应原生物波逆转、放大后回输人体进行脱敏治疗。结果 生物共振
为了从湿法冶金生产钽、铌废液中回收Ta,先用石灰乳对生产废液进行前期处理,获得含7% ̄12%Ta的磷石灰渣,然后将其在HF-H2SO4-MIBK体系中萃取,得到钨杂质含量高的K2TaF7,最后采
<正>八月,终于在数年的忙碌中脱开身,第一次全家前往欧洲度过一个私人假期,顺便浏览了众多美术馆博物馆。之所以称之为"浏览",是自觉没有花更多的时间来仔细观察,但即便如此,
期刊
800米跑是田径运动难度最大的体能类极限下强度项目.现从体能类项目训练的根本点出发,运用生物化学的原理,结合当今田径发展的新特点,对800米跑的供能特点进行了深入地分析.
<正>涉及一种橡胶及其制备方法,方法依次将橡胶基体、硬脂酸、氧化锌、促进剂、防老剂、炭黑、石蜡、双包覆微胶囊化聚磷酸铵/介孔分子筛MCM-41、季戊四醇、聚磷酸铵、硫磺投
介绍了螺纹旋风硬铣技术在加工滚珠丝杆中的应用,分析了旋风铣削的工作原理、主要特点和优势。对滚珠丝杠采用旋风硬铣加工后的质量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采用螺纹旋风硬铣削
钢琴室内乐是西方主要的音乐表演形式之一,也是钢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该体裁的演奏对钢琴学习者有重要意义。莫扎特《钢琴五重奏》KV.452是一部为钢琴与4种管乐器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