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能源紧缺状况的愈演愈烈,能源安全愈发成为关注的焦点。作为我国第一经济强省、能源消费大省的广东来说,能源发展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一方面需要充足的能源作为经济腾飞的后盾,对能源的需求有增无减,另一方面能源供给匮乏,对外依存度高,90%以上能源消费依靠进口或外购,为解决这一矛盾,广东省采取何种节能减排措施就显得尤其关键。世界上先进国家或地区的经验表明,提高能源效率是实现能源节省的一种有效措施。 20世纪90年代以来,Jevons悖论在能源经济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引起广泛争议,而我国能源反弹效应尤其是省际层面的反弹效应缺乏实证研究。本文基于广东省21个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分析、区域差异工具和完全因素分解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广东省能源反弹效应的产生机制,同时改进反弹测算模型并深入分析提高能源效率对广东省分区域能源消费的影响作用。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论述:首先,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来论述反弹效应的作用机制,微观层面上分别从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角度对能源反弹效应进行分解,宏观层面是从 IPAT方程出发推导出能源消费在经济增长速度中的临界条件,并对广东省能源消费的拐点进行求解。其次,引入影响能源效率的产业结构调整变量来分解能源强度,建立能源反弹效应测算的改进模型,同时指出能源效率的提高是广东省能源强度减少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第二产业能源效率的增加,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动则对能源强度的下降所起的作用很小。第三,利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因子分析法等区域差异工具来研究广东省能源消费不同地区配置,利用广东省2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验证了能源效率提高广东省反弹效应的存在,低耗能高产出区、高耗能低产出区和低耗能低产出区的平均反弹效应值分别为17.91%、10.82%和8.10%,这说明技术效率带来的潜在能源节约量并没有完全实现,有相当一部分能源节约因为规模效应而被抵消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