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流域耕地-建设用地利用转型驱动与优化配置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lgenes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家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主体功能分区战略背景下,研究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对缓解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湘江流域为研究区域,综合分析国内外耕地-建设用地利用转型、驱动力分析和优化配置研究成果,借鉴相关理论,以70个县(市、区)作为研究基本单元,采用遥感和社会经济等数据,通过SPSS 19和ArcGIS10.2软件,运用空间分析、空间计量统计分析等方法,开展湘江流域耕地-建设用地利用转型驱动与优化配置研究。首先,从时空上对湘江流域1995-2015年耕地-建设用地利用转型特征进行分析;其次,从自然地理条件、经济技术发展以及政策法规实施对转型驱动进行单一因素分析,并通过最小二乘法(OLS)选取具有显著影响的因子与转型数量建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最后,根据转型特征及驱动影响作用的空间差异将研究区域划分为长株潭、两州(永州、郴州)、娄邵衡三个区域,分别对其转型优化提出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湘江流域耕地-建设用地利用转型在时空上具有动态演变规律。1995-2015年,流域耕地-建设用地利用转型数量总体呈现增加趋势,2010-2015年研究时段转型数量最多,2005-2010年转型幅度和速度最快;转型数量在空间上呈现差异性,由南至北逐渐增多,转型数量较多的主要分布在长沙县、宁乡县、湘潭县、望城区和浏阳市;转型幅度和转型速度在空间上总体呈现北高南低分布趋势。(2)在单一因素分析中,随着高程的增加,距离湘江干流、主要道路以及城市中心距离越远,流域内耕地-建设用地利用转型数量越少。土地管理政策、产业结构调整和“四化两型”建设的政策法规实施对流域的耕地-建设用地利用转型也具有显著影响。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并筛选,得出固定资产投资、人口、GDP和二三产业占比变化量是显著影响湘江流域耕地-建设用地利用转型的驱动因子。构建GWR模型研究湘江流域耕地-建设用地利用转型驱动机制,结果显示:(1)与OLS估计结果进行比较,AICc值和调整R~2显示GWR模型拟合优于OLS。(2)四个主导因子在不同研究时段对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影响作用。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在1995-2005年对湘江流域耕地-建设用地利用转型具有显著影响,二三产业占比在2005-2015年具有显著作用。固定资产投资、人口和二三产业占比与转型数量呈正相关关系,固定资产投资整体上呈现“北高南低”分布趋势;人口在永州影响显著,呈现“南高北低”分布趋势;GDP呈现由中部向南北方向逐渐增强的分布特征;二三产业占比对转型影响呈现由东北至西南逐渐增强趋势。(3)以特征和驱动分析为基础,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州(郴州、永州)、娄邵衡三个地区分别提出转型优化。最后通过制定耕地保护政策、统筹利用建设用地、控制人口规模、继续推进“四化两型”战略建设等途径,对湘江流域耕地-建设用地利用优化配置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下,房屋工程不断建设,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为保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做好监理工作,成为监理单位关注的重点。本文
通过书面证据审查、现场勘验和实验室样品比对,分析了涉案大葱假种子与真种子在形态特征特性上存在特异性,查清了涉案标的物为假种子的依据,明确了涉案经济损失与使用假种子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茶叶中氯虫苯甲酰胺残留量的斱法。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振荡超声提取,HLB固相萃取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斱法的线性范
唱响时代主旋律克服错误倾向广西公安干部学院刘根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给社会的全面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但同时也出现了某些负效应.社会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
在微电子工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球形硅微粉的研究也逐步备受关注,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领域中的一种关键材料。本文首先对球形硅微粉进行概述,然后分析了其市场现状,最后介绍球
化学所学内容较为抽象,很多学生虽然能听懂老师所教内容,但并不能完全掌握其用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大实验教学力度,采用分散记忆的方式对学生
目的研究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在内镜消毒中的效果,选择最佳的内镜消毒方法,提高内镜灭菌效果。方法通过对该技术的研究和使用,确定它的适用范围,并结合手术室340个灭菌结果的记
<正>改革的途径就是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改组,建立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化企业制度,确立“三全一层”的领导机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高效课堂是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课堂,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学习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才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