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elife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善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基础上,加快思想政治工作观念以及方式、方法的转变,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适应性和感染力,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  思想政治工作价值研究,是将价值范畴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领域,以期通过量化和规范研究的方式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该研究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作为教育主体,而将教育实践活动本身作为客体,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通过不断提高客体适应和满足主体需要程度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强调在客体在不断地适应主体的相互关系中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用和价值。  本论文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基础上,结合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概括和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命题:即在追求“真善美“以及教育主体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在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下,动态地、开放地、灵活地适应和满足教育主体的需要,使教育客体不断地贴近教育主体的各种实际和变化,并使其成为集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心理教育于一体得综合的、全新的教育实践活动,从而赋予该项活动一种丰富的、积极向上的、具有肯定意义的价值内涵,进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更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感召力。  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基本的价值观和要求出发,论述了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的诉求:同时,对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作用,做了简单归纳,并着重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和谐社会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特征及生成动因;思考了和谐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实质、实现的原则、实现的条件;最后就如何创新和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从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体制、制度创新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相结合。  本文共有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本章从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和要求出发,论述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思想观念和方式方法地挑战,并论述了和谐社会构建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地创新要求;最后就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从动力、育人、导向、协调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归纳。  第二部分:本章从厘清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概念出发,从而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与本质,并就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地生成从客观基础、主观需求、生成源泉(一)人类的主客体实践活动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就和谐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特点进行了简要总结。  第三部分:本章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本质出发,论述了和谐社会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四个基本原则,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主客观条件和介质条件。  第四部分:本章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科学性、实效性、应用性研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与制度创新、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地融合三个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地实现,提出了具体措施。
其他文献
农村、农民、农业的“三农”问题是中国当前最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三农”问题解决的好不好,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我们能否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至今,自由问题始终是哲学界探索的问题之一,哲学家对自由的解读可谓是众说纷纭,但是许多哲学家对自由的认知都被束缚在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的限制下,无法把握自由
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由落后向文明和法制的逐步迈进,人们对女性这个天然弱者的权益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我国妇女权益从古代社会的极度落后到现在的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仅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