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随着可爱文化的逐渐流行,学术界对可爱研究的关注也在逐渐上升。相关研究结果已经表明,可爱感知能够影响人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可爱感知的程度和速度会受到感知主体和客体因素的影响,且可能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关于可爱与道德的关系研究也得到了一些关注,结果表明了可爱感知可以影响人们的道德认知和行为,如促进捐赠、助人等亲社会行为和影响道德判断等。此外,关于可爱感知的相关认知神经机制也得到了相关研究,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可爱文化的逐渐流行,学术界对可爱研究的关注也在逐渐上升。相关研究结果已经表明,可爱感知能够影响人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可爱感知的程度和速度会受到感知主体和客体因素的影响,且可能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关于可爱与道德的关系研究也得到了一些关注,结果表明了可爱感知可以影响人们的道德认知和行为,如促进捐赠、助人等亲社会行为和影响道德判断等。此外,关于可爱感知的相关认知神经机制也得到了相关研究,如可爱感知可以激活杏仁核、额叶皮层等这些处理社会情绪成分有关的区域,这些区域的激活也与道德判断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可爱感知可以触发人们对客体产生幼小、脆弱和无助等弱势印象。目前,有相关研究证实道德事件中主体的社会地位也会影响个体的道德判断。当道德事件的主体是弱势地位时会产生一定的道德优势,个体会对其道德判断变得相对宽松,被称为弱势者效应。那么可爱感知与社会地位对个体道德判断的影响是否能产生一定的交互作用?因此,本研究从道德事件主体的强弱势社会地位出发,探讨可爱感知对不同道德地位主体道德违规行为判断的影响。研究共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一个实验探讨可爱感知是否能单独影响一个人的道德判断。实验1为单因素完全随机的实验设计,采用被动观看图片的启动范式。实验结果发现:(1)当被试在观看可爱图片后,对道德违规行为的评分会降低,即道德判断变得更加严格。第二部分包括2a和2b两个实验。实验2在实验1的基础上加入了社会地位变量,采用2(启动方式:可爱,中性)×2(社会地位:弱势,强势)的两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实验2a采用图片启动方式,结果发现:(2)启动类型和社会地位的主效应都不显著,而二者对道德判断影响的交互作用显著,在可爱图片启动下,强势地位比弱势地位的道德判断更加宽松,在中性图片启动下,弱势地位比强势地位的道德判断更加宽松;(3)对于强势地位的道德主体,可爱启动影响个体的道德判断分别受到同情和理解的部分中介作用。实验2b采用文字启动范式,把可爱感知的对象放在道德违规行为人身上。结果发现:(4)启动类型和社会地位的主效应均显著;(5)启动类型和社会地位的交互作用也显著,在中性组中,被试对弱势地位行为人的道德判断比强势地位更加宽松,而在可爱组中,被试对不同社会地位行为人的道德判断没有显著差异。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1)当不涉及道德主体的社会地位时,可爱感知会提高个体对道德违规行为判断的严厉程度,使个体偏向道义论的道德判断;(2)当可爱感知的对象不是道德违规行为的实施者时,可爱启动会使个体对弱势地位的道德判断比强势地位的道德判断变的更加严厉;(3)当可爱感知的对象就是道德违规行为实施者时,可爱启动会使个体对强势和弱势地位的道德判断变得没有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本研究关注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的中职生的主观幸福感,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幸福体验,能促进中职生身心健康,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为国家培养输送更多优秀的技术型人才。自我宽恕是个体作为侵犯者时,调整自己的认知,接纳负面情绪,改变行为的过程。自尊是个体的自我评价,与诸多心理特征有联系,对人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意义。主观幸福感包含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是衡量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
获取和解读信息是现行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规定的一项重要能力。现行考纲这样解读该项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即发现、收集试题中文字、图表、数据等蕴含的信息,分析、理解相关信息的含义,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现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谈谈如何获取和解读信息。
十九世纪末以来,拉格泰姆音乐便传遍美国甚至世界各地,影响了许多作曲家的创作。但直到现在,从有着“拉格泰姆之王”称号的乔普林到现代流行音乐创作,几乎所有的拉格泰姆音乐作品都带着欢快,诙谐幽默的标签,像调节气氛的背景音乐一般。而美国当代作曲家威廉·博尔科姆则用拉格泰姆音乐作出一系列钢琴套曲、钢琴练习曲,使其得以多样化发展。作品《龙蛇之吻》是钢琴组曲《伊甸园》中的一首,其形象生动的音乐形象和富有创意的演
当前,伴随“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科技融入城市智慧社区建设脉络,如何推动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发展受到各地方政府与企业的重视,智慧社区承载着推进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向智慧化转型发展的重要功能。当前国内学者们对城市社区智慧化治理的研究多数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本文主要基于国家智慧社区建设的大背景研究城市社区智慧化治理,旨在探究智慧化治理模式化解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矛盾问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发展兴起了一股特色小镇、共享农庄、田园综合体等多种创建模式的热潮。在以往的乡村治理研究中,学界主要聚焦于政策内容的执行过程和政策扩散的演进逻辑,较少关注到地方政府间学习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对政策扩散产生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以政策扩散中的政策学习与再生产微观机制过程为分析视角,选取了4个具有代表性的田园综合体政策试点项目和作为政策学习者的春光村进行案例比较研究。首先,
工笔人物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题材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在绘画历史发展长河中占有一席之地,有许多经典的儿童题材传世名作,在今天看来都熠熠生辉。在绘画事业蓬勃发展的当代,儿童题材工笔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许多优秀的画家用自己的追求与实践,不断探索着儿童题材作品的图式新貌,他们推陈出新,使这一题材呈现出与时俱进的风格面貌,焕发着无穷的生命力。本课题以儿童题材工笔画为
马克思生活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凭借其深刻的洞察力认识到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力、土地、货币的商品化造成了对人性的奴役以及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从本质上讲,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标,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才是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波兰尼主要从市场角度出发,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调节机制如果完全只受市场支配,那么,市场在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必然导致劳动力、土地、货币商品
近年来,不断发生侵权人通过侵害权利人的利益从而获得利益的新型案件事实,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起来,并呈现愈演愈烈的情况。相比于传统的侵权损害事实,侵权人的获利事实并非建立在具体的损害事实之上。面对新型的法律事实,司法实务存在着对于具体获利事实难以界定,裁判说理难以深入的审判困境,最终审判数额多取决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司法上的难题源于立法上的难题,现行的《侵权责任法》第20条虽是由于此类案件事实
商标共存制度旨在调整同一法域内的相似商标共存现象。从美国判例法源起至今,该制度已俞数十年,并在不断的演化中逐渐获得各国、地区立法以及国际组织的认可。一方面,对于可能造成消费者混淆的近似商标,商标法应当予以规制;另一方面,共存商标权利人在其相似商标不必然导致消费者混淆、不会造成公共利益损害时,应当对其商标权益予以保护。这是对合法商标权益保护的体现,也是商标法最重要的立法目的之一。因此我国首次于201
我国的死亡赔偿金制度是侵权责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关于侵权法上死亡赔偿金的立法和司法解释几经变化,主要体现为对其性质以及计算方式的修正。目前,侵权法上的死亡赔偿制度存在法律依据相互抵触,性质不明确,计算标准明显不公等问题,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该制度进行研究:首先,本文介绍了当前学界对于侵权法上死亡赔偿金概念的不同理解,阐述死亡赔偿金制度之存在的重要意义是损害填补和对加害人的惩罚,并对比区分了死亡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