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花玉兰(Magnolia wufengensis L.Y.Ma et L.R.Wang)花部形态多样,花色类型丰富,是极佳的园林观赏树种。但红花玉兰是高大乔木,不便于庭院和室内盆栽种植,为充分发挥其观赏价值,本试验根据前人在其他乔木树种上的研究经验,选择施用植物生长延缓剂和截干作为主要技术手段,探讨施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烯效唑、调环酸钙和不同截干程度对红花玉兰产生的形态变化、生理影响、内源激素变化三方面的影响,以期通过试验能找到最适宜红花玉兰的植物生长延缓剂种类、浓度和施用次数,以及截干程度,得到有效的矮化红花玉兰植株的技术方法。植物生长延缓剂矮化试验部分使用烯效唑、多效唑、调环酸钙这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500、1000、1500mg g-1这3个浓度及1次、3次、5次这3种喷施次数,采取L9(34)正交表对1年生红花玉兰娇红2号嫁接苗进行矮化试验,结果表明:(1)烯效唑1500 mg-g-1喷施5次达到最佳矮化效果,该处理下,红花玉兰植株株高、节间距、接穗直径显著变小,分别是对照的56.94%、62.62%、72.77%,节数相比对照也显著减少;(2)植物生长延缓剂使红花玉兰SOD、POD、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上升,MDA的含量下降;(3)延缓剂主要通过减少GA3、IAA、ZT含量、增加ABA含量影响红花玉兰生理,进而改变形态,导致矮化。烯效唑浓度补充矮化试验有4个处理,分别是喷施0、1500、2000、2500 mg.g-1烯效唑,试验结果表明,过高浓度的烯效唑使红花玉兰各形态指标差异不显著,2000和2500mg·g-1时叶片畸形,出现皱缩粘连等现象,因此烯效哩最佳浓度为1500mg·g-1。综合植物生长延缓剂矮化试验和烯效唑浓度补充矮化试验,延缓剂最佳组合是烯效唑1500 mg.g-1施用5次。截干矮化试验部分有4个不同的截干程度,分别是不截干、截干四分之一、截干三分之一、截干二分之一,结果表明:(1)截干二分之一处理可实现株高最矮,接穗直径最小,侧枝数量最少,该处理平均株高为120.71cm,平均接穗直径14.62 mm,平均侧枝数量5.07枝,分别是对照的54.18%、77.66%、32.49%;(2)SOD活性随着截干程度的增强先增强后减弱,POD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跟着截干强度的增强而减少,截干二分之一处理分别是对照的84.56%、50.79%、74.32%,MDA含量却是相反,跟着截干强度的加强而增多,截干二分之一时是对照的157.28%;(3)截干去除了红花玉兰嫁接苗的顶芽,阻碍了顶芽合成的内源激素向下运输,GA3、IAA、ZT、ABA含量相比对照均显著减少,分别是对照的19.08%、16.25%、39.47%、67.46%,从而导致红花玉兰植株高度存在差异。植物生长延缓剂与截干结合矮化试验部分有4个处理,分别是对照组CK、只截干、只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与截干结合,试验结果表明:(1)植物生长延缓剂与截干结合处理矮化效果最佳,株高减少至11.95cm,接穗直径减少至5.10cm,节数减少到3.9,平均节间距减少到3.28cm,分别是对照组的40.77%、81.40%、59.09%、74.21%;(2)植物生长延缓剂与截干结合处理的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只截干的处理,MDA含量低于只截干的处理,同时除了可溶性蛋白含量其余四个生理指标比较接近对照组CK,与CK在0.0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而可溶性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CK;(3)植物生长延缓剂与截干结合处理的GA3、IAA、ZT含量较对照组CK减少,ABA含量较对照组CK增多。综合上述试验结果,红花玉兰矮化的最佳措施是烯效唑1500 mg.g-1喷施5次并截干二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