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的就业效应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to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随着我国对外开发的力度日益加大,吸引的FDI也在迅速增加。因此,我们应该关注FDI对就业的全方位影响,FDI的就业效应研究将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国内外学者对于FDI与就业关系的研究,主要是从理论或实证的角度对FDI的就业效应或就业结构进行研究,并且大多都是选取东道国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国内某些学者选择一些省份或城市来探讨FDI与就业的关系,往往也会选取东部的一些地区。这样就给选择武汉这样的中部地区的城市,研究它的FDI和就业之间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本文选取武汉作为FDI就业效应的研究对象的另一个原因是:武汉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重工业城市,而且是高校云集的教育中心,所以每年就业形势都十分严峻,寻求合理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已成为关乎武汉保持全市经济稳定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本文首先对FDI就业效应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然后利用1990-2007年武汉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FDI的就业弹性进行测算,并且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判断FDI与就业的相互关系。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是就业增长的Granger原因,就业人员增长也是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误差修正模型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拉动的贡献率不大。最后,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武汉市应该如何利用FDI来解决就业提出一些建议。  
其他文献
从2006年5月8日《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实施到2009年12月31日,我国A股市场共发生非公开发行423例,增发股份合计约1034.93亿股,融资额合计约7972.61亿元。非公开发行已成为
销售体制的科学化是前店后厂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关键,有前店就应该有品牌,有后厂就应该有加工车间,而销售是前店后厂企业的最后环节。销售人员在销售体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