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欧五国不良贷款治理比较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wtz7x8f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管理的稳健性、收益状况和流动性状况是衡量银行体系稳定性的五个指标,作为反映资产质量的不良贷款率显得非常重要,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非常高,这不利于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也不利于中国企业发展和长远的经济增长,中东欧五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和斯洛文尼亚和中国同属转型国家,其银行业在89年以后经济转型期间也遇到了严重的不良贷款问题,在处理不良贷款问题方面积累了不少教训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本文的主题是对中东欧五国不良贷款的治理方式进行比较研究,文章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对有关中东欧五国不良贷款的文献进行综述,第二部分概述了中东欧五国不良贷款发展及其原因,第三部分分析了中东欧五国不良贷款治理的方式,第四部分对五国不良贷款的治理做了信息经济学分析和比较,第五部分得出本文的结论并提出对中国银行不良贷款治理的借鉴意义。   本文的结论是:民营化和引进外资都促进了银行产权实质性的变更,有利于降低不对称信息下公有产权对不良贷款的影响,可带来不良贷款的改善,但是前者更有利于提高内资银行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和经济的发展,而后者更多的是通过从私人部门贷款转移到公共部门和银行间贷款,规避了贷款风险从而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不利于内资银行竞争力的提高和企业、经济的长远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试图突破现有金融发展理论的局限,深入到企业(厂商)层次,研究金融发展与企业资本结构的关系。通过考察转轨较为成功的中东欧五国——捷克、波兰、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和斯洛
化肥等十三种(类)商品将退出定价目录国家发展改革委昨日发布《中央定价目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与2001年版中央定价目录相比,新的目录中定价种类约减少46%,
该文将从制度层面对风险投资加以研究,将风险投资组织形式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以风险投资组织形式的经济学分析为出发点,比较分析3种不同组织形式:有限合伙制、公司制和信托基
本文首先运用博弈模型和扩展的M-F模型说明了在货币联盟阶段单方面实行财政扩张对整个货币联盟的负面效应以及财政政策协调的必要性;然后论述了欧盟财政政策协调体系的运行机
本文将最优货币区理论运用于EMU和东亚货币合作的实践。主要体现:第一,非欧元区的欧盟国家——英国与欧元区关系。第二,欧盟东扩问题。第三,东亚货币合作的实践的可行性和路径选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知识经济蓬勃兴起,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贸易自由化和国际资本流动自由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