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光启的《毛诗六帖讲意》,综合汉宋之长,融经学阐释和文学阐释予一炉,是明代研究《诗经》的一部重要著作。徐光启在经学的立场下,对《诗经》作了大量的文学探讨,颇能体现中晚明以文学解《诗》的特色,为《诗经》研究从经学走向文学的道路做出了贡献。徐光启《毛诗六帖讲意》对《诗经》的文学阐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徐光启注重涵咏玩味的解诗方法,主张解《诗》时以意逆志,他大量吸收前人成果的同时却不拘泥。他提倡立足文本,注重以文学手法解《诗》,强调解《诗》应该圆融活脱,在解《诗》中渗透了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他的阐释融合了经学和文学,可见他对《诗经》的经学定位和文学解构。第二,对《诗经》字句章法的品评是徐光启文学阐释的重要方面。徐光启在字句解读中揭示了诗歌的情感内蕴,对诗歌的篇章结构有不少精彩的分析,对诗句的表现力给予了充分地关注。徐光启关注《诗经》具体诗篇的外在形式,注重从诗歌角度来解读《诗经》。他体认诗人语气、以音韵论诗体,从题材、体裁、风格的角度论风、雅、颂。值得关注的是,徐光启从形象批评和以画论《诗》的品评方式对《诗经》的审美特征作了解析。第三,《毛诗六帖讲意》中涉及了《诗经》的多种修辞技法,包括比兴、婉曲、模写、互文、错综、重叠、层递、警策等,体现了徐光启的修辞观和他在《诗经》解读中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重视,从诗艺角度论《诗》的特色。第四,徐光启从诗史的角度出发,对《诗经》的艺术范型多有关注。徐光启在《毛诗六帖讲意》中多次论及《诗经》的艺术源头作用,指出后世文学作品对《诗经》的祖述。在具体《诗篇》的解读中,他引后世同类诗歌对《诗经》进行阐释,以诗论《诗》。徐光启揭示了《诗经》为后世文学作品所不及的艺术高峰地位,肯定了《诗经》高超的艺术技巧。徐光启的解《诗》方式体现了鲜明的文学特色,他的《诗经》解读对后代以文学解《诗》的学者,如贺贻孙、姚际恒、王夫之、方玉润等人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后世《诗经》的文学阐释提供了蓝本,推动了《诗经》文学阐释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