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gx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保障,粮食生产是农业的基础产业。粮食生产水平直接关系到政治的稳定,社会的安定,是人类基本的生活资料,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是各国面临的重要任务。没有粮食的稳定发展和有效供给,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近年来,中国粮食供求关系出现新变化,粮食问题也成为中国政府,媒体和群众关注的焦点,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抓好我国的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稳定增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得到高度重视。保护和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构建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是个根本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山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是山西的基础产业,粮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山西省粮食安全形势良好。但山西省受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落后、科技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粮食生产极不稳定,长期以来粮食生产不能满足需求,存在较大的产需缺口矛盾。加上山西省粮食生产条件较差,粮食生产比较利益较低,粮食流通发展相对滞后,粮食安全基础还不够稳固。因此,加强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符合山西省情的粮食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是保障全省粮食安全的迫切任务。针对当前山西省粮食生产发展的现状,论文研究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借鉴近年河南省和安徽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阐述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涵义、构成要素,分析了当前山西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形势以及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系统研究山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发展优势,并根据山西粮食生产的特点对提高山西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山西省粮食生产基础条件较差,粮食总量不足,粮食生产存在波动性,生产发展水平低,生产成本较高,供求矛盾突出。粮食品种产需结构不平衡,小杂粮品种较多,细粮不足;人工要素投入不足,粮食流通体制发展滞后;农民生产积极性不足;粮食生产产业化发展不利。总得来说,山西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待提高。(2)山西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有其特有的发展优势。全省光热资源可丰富利用,旱作农业技术先进,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成效显著,杂粮和玉米生产优势明显,这些都为稳定和提高山西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良好条件。(3)山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要根据省情,因地制宜,从资源、人工投入、市场经济体制、科技水平及相关政策多方面共同着手,突出重点,统筹全省。论文提出要建立山西省的粮食综合生产预警机制,政府财政及政策支持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其他文献
我国森林资源丰富,同时山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6%左右,从事农林牧的人口近3亿之多,因而林业在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森林具有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林业不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
目的:在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模式下,考察社区医疗指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将57例愿意接收指导、并符合一定标准的脑卒中患者组成康复组在经专业培训的社区医护人员
陈洪绶画作"不规规形似"的特征,与其晚年提出的"正脉"艺术主张一并关联着其画学观念的走向,"不规规形似"的图像是通过"易圆以方易整以散"的手法进行了图形的概括、归纳和提炼
1932年4月,中央苏区红军东征漳州取得辉煌的胜利.这次战役,是中国革命史上两位伟大革命家、军事家--毛泽东与周恩来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取得重大胜利的首个战役.毛泽东力主东
目的探讨下颌骨囊肿术后的最佳引流方式,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对比研究了111例下颌骨囊肿的病例,术后分别采用切口严密缝合加根管引流和单独严密缝合口内切口两种处理方式.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食品多元化的推进,食品安全问题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食品安全问题也具有“蝴蝶效应”。因此要加强和改善目前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不仅需要提高食品企业
土地问题是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问题,而农用地又是农村土地的核心所在。建国以来,农用地产权制度经历了从土地改革到家庭承包制的制度变迁,分析制度变迁的动因、绩效以及
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是当前社会经济研究的前沿与热点科学研究课题。随着潜江市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地作为支撑其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载体和各部门、各行业的发展之基础,
莫高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以洞窟内精美的壁画和彩塑闻名于世,吸引众多游客游览,窟区游客的安全应受到高度重视。莫高窟栈道混凝土结构因材料自身和使用环境的特点,不可避
<正>民政部在全国开展"脱贫攻坚志愿服务项目展示活动",旨在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充分展示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在脱贫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