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但人们对睡眠的重要性普遍缺乏认识。目前失眠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疾病。在我国失眠已成为继头痛之后神经科门诊的第二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失眠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以不易入睡,或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度入睡,甚至彻夜不寐为主症,并可伴有头痛、头晕、健忘、梦遗、心悸、怔忡、食欲减退和精神疲惫等并发症。失眠的发病率很高,发病面很广。失眠症严重地妨碍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目前现代医学在治疗失眠上常用的安眠药物,且容易出现耐药性、依赖性、戒断反应和其他不良反应。而针灸治疗本病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明显疗效,且具有方便、经济、无副作用等优点。因此,开展泻南补北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目的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以针刺泻南补北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为推广该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参照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及《中药新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1993)失眠的证候诊断标准,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心肾不交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泻南补北疗法,取穴神门、大陵、复溜、曲泉、印堂、四神聪、安眠;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取穴印堂、四神聪、安眠、神门、照海、申脉。两组病例均隔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共4个疗程。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评分、PSQI总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t检验及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4个疗程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有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PSQI总评分、PSQI各指标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与对照组比较中,PSQI总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PSQI各指标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泻南补北疗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明显,能明显改善PSQI总评分,并能够改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此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