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使东亚各国意识到东亚货币合作的必要性,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东亚货币合作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实现东亚货币合作成为现实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的经济实力在逐渐提高,其在东亚地区的经济影响力与话语权在不断加强,人民币在东亚地区的可接受程度越来越高。面对如此这些变化,有必要对东亚货币合作及人民币的地位进行深入探讨。东亚货币合作中各国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如具有指导意义的“清迈协议”,亚洲债券基金和共同的外汇储备基金。次贷危机发生后,东亚各国又做出积极努力,发表了《亚洲经济金融稳定行动计划》,“10+3”签署了总规模达840亿美元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中、日分别与东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等。以上这些措施对推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与货币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鉴于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因素,本文认为东亚货币合作最现实的选择就是选择多重货币联盟的模式,组建多重货币篮子。而影响多重货币篮子中货币的构成要素又要看各国的经济实力与该国与区域内国家间的贸易量与投资量,另外还要看该国的外汇储备。中国作为东亚区域内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稳中有升,尤其是在经济危机侵袭的今天,中国仍能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为东亚其它国家带来经济复苏的契机。另外,人民币一直保持坚挺,赢得较好的国际声誉,所以人民币理应成为东亚多重货币篮子中的一员;日本作为东亚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而且日元早已成为国际货币,日本经济对东亚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日元也应成为东亚多重货币篮子中的一员;韩国和新加坡是“亚洲四小龙”国家其中之二,其经济发展迅速,对东亚地区的经济有积极的带动作用,所以韩国和新加坡也应成为东亚多重货币篮子中的货币之一;东盟国家中,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这几个国家的货币也应成为东亚多重货币篮子中的一员。综上所述,东亚多重货币篮子中的货币应包括:人民币、日元、韩元、新加坡元、泰国铢、马来亚元、印尼盾和菲律宾比索。近些年来中国与东盟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紧密,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币的长期稳定,使得中国在东亚国家中越来越受欢迎,人民币的可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中国雄厚的外汇储备也为中国应对突发的风险增加了几分砝码,为东亚区域经济的发展提振了信心。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的GDP及其增长率、中国对区域内其它国家的贸易量与投资量及中国的外汇储备方面,得出中国在多重货币篮子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作为东亚最发达的经济体日本的经济近些年来发展一直都很缓慢,汇率波动频繁,再加上日本政府长期以来给人们留下的侵略性印象,使得日元在东亚区域公信力极差,人们都不愿意接受日元。因此,人民币在东亚多重货币篮子中占主导地位,且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加人民币的地位会不断提高。虽然中国积极参加东亚货币合作,人民币在东亚多重货币篮子居于主导地位,中国经济对东亚经济具有较大影响力,但是中国金融体系尚不完善,利率、汇率机制尚未完全市场化,人民币也没有实现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这些因素无疑成为中国在东亚乃至全世界发挥主导作用的障碍。对于以上所说的不足,本文建议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断进行金融体系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增强人民币的汇率弹性,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保证人民币在东亚货币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