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绩效评价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业单位预算是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单位年度集中性财政收支计划。它规定了单位预算收入的来源和数量、预算支出的各项用途和数量,反映着整个单位的业务范围和发展方向。随着国家财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投入的资源能否带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腾飞与发展,能否确保其真正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已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运用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绩效评价提高和完善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效果和水平。在理论方面,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同时借鉴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非盈利组织预算管理实践的启示,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提炼分析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财务主管人员视角下影响公益文化类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效果的一般主要因素,并对这一系列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实际应用方面,以专业人才培养类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A文学院为案例,对A文学院预算管理模式、预算执行环节及预算绩效评价的现状进行研究,充分分析A文学院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预算绩效评价应用框架体系不健全、不完善;预算分析方面预算数据与决算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预算执行环节管理欠缺,预算执行效率和效果不显著。最后,以绩效评价为基础,借鉴国际实践经验,就案例单位A文学院的预算管理提出完善配套建议,包括:健全绩效评价预算管理框架体系,切实提高预算管理效果;全面推行权责发生制,提高预算编制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强化预算执行环节管理力度,以确保预算绩效目标的实现,进而达到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的全方位融合。基于绩效评价的预算管理模式,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单位预算工作的有效运行,提高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益,这是对发展和改革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一次探索,同时为全国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提高预算管理效果和水平提供一些新思路。由于笔者知识储备的局限,论文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今后希望能够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对课题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习,为提高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效果和水平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气论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代表了区别于西方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文章从天之元气、人之生气、文之气韵三个层面探讨气论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天、人、文合气,回环
2002年,在江城武汉诞生了一家在当时并不知名的兽药公司,在十多年后,这家公司通过一系列的并购整合开疆扩土,已成为集兽药研发、生产、连锁经营等多个业务板块于一体,下辖6家
艺术类中职学生由于专业特点,实践活动非常丰富,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大有裨益。本文尝试把正面管教的理念和方法,即机会=责任=后果、三个信念和四项技能运用到
<正>2014年12月18—19日,由武汉中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中博)承办的"猪圆环病毒病防控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博生物猪圆环病毒2型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CP08株)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