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是一种没有包膜的DNA病毒,含有约7900bp的双链环状基因组,主要感染人类皮肤以及粘膜上皮细胞,引起皮肤和粘膜的上皮细胞增殖,从而导致感染部位的良性甚至恶性肿瘤的发生。HPV基因组包含3个功能区:1)非编码上游调节区;2)早期ORF(E1-E7)区;3)晚期ORF(L1和L2)区。由E1-E7编码的早期蛋白与HPV基因调控和细胞转化有关,其中,E6和E7编码形成2个与恶性病变发病机理相关的蛋白,能导致细胞从正常到恶性病变的转化。食管癌是最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世界不同地理区域差异很大。1982年Syrjanen等提出了HPV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的观点,从那时起一些证据证实HPV感染是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目的对河南省安阳市、洛阳市和林州市三个地区的食管鳞癌石蜡标本进行HPV检测,检测三个地区的HPV感染率并对其分型,了解河南省不同区域的食管癌组织中HPV的分布特点,利用统计学手段分析地区之间的差异,探讨HPV感染与食管癌发生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构建HPV18 E6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为预防与治疗食管癌奠定基础。方法对149例食管鳞癌石蜡标本进行核酸提取,用HPV L1区通用引物GP5+/6+进行PCR鉴定,并用HPV16E6和HPV18E6型特异性引物对样品进行分型检测;统计分析食管鳞癌标本HPV感染结果的差异,分析不同地区HPV感染的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bn, PCR)方法,扩增出HPV18 E6片段,再用BamHI和EcoRI双酶切后定向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中,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鉴定重组质粒;以Western-Blot法检测E6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对河南省安阳市、洛阳市和林州市三个地区149例食管鳞癌石蜡标本进行了DNA提取分析,其阳性率分别为84%(42/50)、93.9%(41/49)、96%(48/50)。三个地区HPV16型检出率分别为14%、32%和12.3%;HPV18型检出率分别为81.6%、8%和16%;HPV16型和HPV18型共感染的检出率分别为4%、12.3%和8%。HPV18E6基因的cDNA已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质粒中,经Western-Blot法鉴定,可见转染293T细胞中有较高量的E6蛋白表达。结论河南省安阳市、洛阳市和林州市三个地区149例食管鳞癌石蜡标本中HPV感染的平均阳性率为91.3%,说明HPV感染和食管癌发生有重要的关系;HPV16和HPV18的平均检出率为46.3%和13.2%,说明HPV16型和HPV18型在河南省地区具有比较高的分布特点。统计学分析,HPV18型在三个地区间没有明显的地区差异(P>0.05),而HPV16型则有比较明显的地区差异(P<0.05),林州市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两市。构建了pcDNA3.1-E6的真核表达载体,为预防和治疗食管癌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