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种异体血输注常伴有的各种不良反应,如病毒感染、免疫抑制等己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减少围手术期异体输血,节约用血技术已成为临床医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对血液稀释机理研究的逐步深入,术前血液稀释(Hemodilution,HD)已成为目前临床节约用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血液稀释使血管内血容量中细胞成分相对或绝对减少,降低血液浓度,减少流出血管的细胞数,从而减少红细胞的丢失。血液稀释主要有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Acute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ANH)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olemic Hemodilution AHH)。ANH是在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根据病人的红细胞压积和体重以及估计失血量,采集病人一定量的血液,同时补充等量晶体液和(或)胶体液以保持病人总的血容量基本不变,以降低红细胞压积达到一定程度的血液稀释。因其操作费时、费用较高,增加血液污染的机会而限制了其推广使用。近年来,有学者提出AHH技术,AHH是在不丧失血液的前提下,快速输注一定量的晶体和(或)胶体液,而不采集自体血,使循环血容量超过正常生理水平,以降低红细胞压积使血液达到一定程度的稀释。血液稀释后,其血容量高于稀释前,从而提高患者对急性失血的耐受性,减少术中出血时血液有形成分的丢失,达到减少异体输血的目的。与ANH相比,因其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减少血液污染的机会,临床应用逐渐增多,成为ANH较好的替代方法。 血液稀释的程度一般以大血管内HCT来表示。HCT在45%—30%为轻度稀释,30%-20%为中度稀释,20%-10%为重度稀释。血液稀释临界值为HCT20%,HB60-70g/L,一般要求将HCT控制在20%-30%之间,即中度血液稀释。理想的稀释液不仅有减少血液粘滞度的作用,还应有较强的携氧能力,到目前为止,尚无一种液体符合这种要求。目前常用的稀释液主要有晶体液和血浆代用品。晶体液能迅速补充血容量,稳定血流动力学,但半衰期短(20-30min),易致心脏超负荷及继发性低血容量,使脑缺血后脑水肿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