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MBA总线的低功耗MCU设计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314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以及其代工厂工艺节点的不断缩小,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与集成电路密不可分。5G、自动驾驶、工业控制、物联网等新兴产业更是依赖于集成电路,而其中微控制单元(MCU)则是必不可少的核心模块之一。目前绝大多数MCU产品都是基于ARM公司提供的CPU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设计,最为普遍的是八位和十六位的MCU,能够基本满足中低端的市场需求,但是在未来,高效、低功耗的三十二位MCU一定会成为市场的主流。本文基于高性能以及低功耗的需求,选取了ARM公司的Cortex-M0作为CPU,基于AMBA总线协议,结合FPGA上板调试完成了一款32位MCU芯片的设计、流片以及验证。本文遵循由上到下的设计原则,首先分析了Cortex-M0核内部结构以及AMBA总线协议,为后续MCU架构的设计以及各个模块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接着阐述了数字IC功耗的来源以及低功耗的具体实施方法,为各个模块的低功耗设计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基于MCU系统功能定义以及模块的划分,完成了MCU架构设计,并对各个子模块进行Verilog硬件语言的编写及仿真,在此过程中基于功耗优化理论经行了低功耗设计。在完成各个模块的设计之后编写顶层例化,至此完成源码的设计阶段。之后结合Keil开发工具和FPGA实现软硬件的联合仿真,极大增强了设计的可靠性。本文设计了两版MCU,第一版在完成了源码编写以及仿真之后,基于CMOS180nm工艺,继续完成了DC综合、INNOVUS布局布线、后仿真以及版图的输出。设计PCB以及测试平台的搭建完成芯片测试。3.3V给IO供电,1.8V给内核供电情况下,工作电流在0.01A左右,时钟频率最高能跑到50MHz,逻辑输出基本符合预期。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之上,改进了MCU架构以及增加了核心的中断服务模块,极大地降低了功耗,增强了MCU的实用性。基于CMOS 65nm工艺,继续完成了DC综合、INNOVUS布局布线、后仿真以及FPGA验证。应用软硬件结合方式并结合FPGA对MCU进行了验证,时钟频率最高能跑到80MHz,在给予不同的外部中断时,MCU能正确响应中断并在指定从设备将结果正确输出,与仿真结果一致,符合设计预期。
其他文献
随着太空探索越来越频繁,电子系统在太空中稳定的高速数据通信越来越受到重视。太空环境相对地球表面的环境更为恶劣,太空通信系统中电子元器件对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各国的军用设备对在高低温、辐射等极端环境下的性能也有较高要求,因此对具有抗辐照性能的高速数据传输单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串串并转换电路作为Ser Des芯片(即串行解串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将数据串行化或并行化的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海量信息常以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形式展示给人们。如何对这些爆炸式增长的数据进行深层分析,向人们提供更高质量、更精准的知识,成为了大数据时代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知识图谱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分支,本质上是将具有属性的实体通过关系链接成为一个网状知识库,人们可以通过知识图谱更加快速准确的从海量多样数据中获取知识。在这种背景下,知识图谱及其相关技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即将到来,自动驾驶、智能视觉等领域逐渐发展起来。CMOS图像传感器作为这些领域重要的一双“眼睛”,如何提高CMOS图像传感器的帧率和分辨率就成了如今学术界以及产业界研究的热点。模数转换器(ADC)作为CMOS图像传感器中的重要模块,它的速度与精度直接决定了CMOS图像传感器的性能。随着集成电路制程工艺的越来越先进,逐次逼近ADC(SAR ADC)与流水线ADC(Pipelined
在高分辨率的视频/图像信号处理、数字采集及通讯系统、直接数字信号合成、雷达成像系统等领域高速数模转换器(DAC;Digital-to-Analog)得到了广泛应用。社会发展促进了对更高的数据速率处理需求,市场上对于高性能的数模转换器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随着高频通信技术的成熟,高性能数模转换器逐渐向射频端发展,使得系统整机的设计得到极大的简化,其在军事装备和民用消费电子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本文完成了一
随着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发展,目标检测一直作为计算机视觉中最为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在交通、医疗、安防甚至是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与此同时,深度学习的崛起让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发展迅速。目前较为新颖的目标检测算法为基于关键点检测的目标检测算法。另一方面,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导致有更多的资源有限的设备有着部署目标检测算法的需求,而目标检测算法通常需要占用设备中大量的资源,因此对其进行轻量化研究很
静电放电(Electro static Discharge,ESD)对人类来说是一种随处可见的现象,通常可以通过接触带静电物体产生,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个小惊喜。但这会对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从而降低了芯片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了芯片的生产成本。为了应对ESD对芯片的损坏,本文将基于X-Fab工艺厂的0.6μm CMOS工艺(简称XC06)进行讲解。主
太赫兹通信系统可以分为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本文主要对基带部分进行研究,目的在于设计出能生成大带宽信号并有效抵抗多径、频偏等多种干扰的基带系统,进而稳定地实现高速无线通信。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第一,分析应用场景和性能需求。本文所设计通信系统用于点对点通信场景。该场景下通信信道较为稳定,可以用AWGN信道近似模拟,所以时域均衡方案是可行的。而且,点对点通信常用于远距离通信场合,所以信号峰均比不能太高。
太赫兹(Terahertz,THz)波是指频率在0.1THz~10THz(波长在0.03mm~3mm之间)范围内的电磁波。太赫兹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叉前沿领域,其应用非常的广泛,如THz时域光谱技术、THz成像技术、安全检查以及生物医学等。近些年来,太赫兹科学技术随着其产生机理、技术检测及应用技术等方面的进步而得到了飞速发展。在太赫兹科学技术中,太赫兹源是所有科学研究与应用的基础,真空电子学是产
随着企业数据量的不断增长,企业开发应用架构向微服务架构演进,微服务架构将业务模块切分为应用服务,不同的应用服务间通过分布式事务保证数据的一致性。然而传统的分布式事务很难应用于微服务架构中,因此,研究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分布式事务具有重要的意义。相比传统关系型数据库,MongoDB的复制集、分片集群的独特设计,使其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和可用性。然而MongoDB在一次全局事务处理过程中,会长时间锁定资源,影
机动目标跟踪是雷达信号处理领域研究中的热点课题之一,随着各类目标的机动性不断增强,对目标进行实时有效的跟踪变得越来越困难。“迎头转尾追”是防空导弹作战过程中敌方目标典型的一种逃逸方式,导致导引头无法连续稳定跟踪目标。本论文针对线性调频脉冲体制雷达导引头,对迎头转尾追空中目标开展回波建模仿真与跟踪方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1、雷达基本原理和信号处理方法。从雷达的分类、组成以及常用测量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