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类与小鼠长链非编码RNA基因种系特异性的初步分析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小鼠作为一种在医学研究中被广泛使用到的模型生物,在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相关领域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生物医学研究者用小鼠建立人类疾病的模型,尤其是许多肿瘤模型,利用小鼠研究人类疾病发病机制、发现治疗药物、评估药效与副作用。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人类疾病的小鼠模型展示出与人类疾病不同的特性,包括对药物的不同反应。据报道,根据小鼠模型开发的肿瘤治疗药物仅有约5%在人类具有安全而肯定的疗效。因此,正确构造和合理解释人类疾病的小鼠模型是一个重要问题。  最近的基因组研究揭示不仅在人类与小鼠而且在所有哺乳动物中都存在大量长链非编码RNA(简称lncRNA)基因,并揭示基因组修饰对基因表达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已揭示基因组修饰的一般机制,即DNA和组蛋白修饰酶由lncRNA携带到特定基因组位点。这些新发现促使研究者从表观遗传学角度研究基因表达的种系差异。由于表观基因组修饰由大量lncRNA介导,两个亟待解答的问题是:(1)在人类和小鼠的lncRNA中有多少属于保守的直系同源物,另外又有多少lncRNA具有物种特异性?(2)是否保守的直系同源lncRNA如同保守的蛋白质编码基因那样也具有保守的功能?这两个问题对于当前对lncRNA的研究现状来说是极具研究意义和价值的。  方法:  首先,根据GENCODE项目首批鉴定的13562个人类lncRNA,从本课题组前期建立的同源数据库——LongMan数据库中搜索每个lncRNA在小鼠基因组同源区域的同源序列。然后人类lncRNA在小鼠的同源序列和GENCODE项目首批鉴定的10481个小鼠lncRNA经过较严格的判定条件,确定人类与小鼠的直系同源lncRNA基因。第二,使用本课题组前期开发的生物信息学工具——LongTarget预测部分人类与小鼠直系同源lncRNA在其局部基因组区域的DNA结合域与结合位点。第三,使用MEGA7计算由LongTarget预测出的同源lncRNA在其局部基因组区域的DNA结合域的遗传距离。最后在同源lncRNA在基因组局部区域的DNA结合位点分布中,通过GO分析和DAVID功能注释工具对部分同源lncRNA启动子区的靶蛋白质编码基因进行功能分析。  结果:  根据较严格的判定条件,仅有54个lncRNA基因在人类和小鼠是直系同源基因。其次,即便是这些直系同源lncRNA在人类与小鼠基因组也有许多种系特异性的DNA结合位点并且保守的直系同源lncRNA也存在不同的DNA结合域。第三,若干靶基因的功能注释提示种系特异性的表观基因组修饰可能对人类和小鼠的表型差异有重要影响。  结论:  人类与小鼠仅有极少量直系同源lncRNA,且这些lncRNA有种系特异性的DNA结合位点,提示人类和小鼠蛋白质编码基因接受非常不同的表观遗传学调控,并在很大程度解释了为何许多人类疾病的小鼠模型不能准确模拟人类疾病。
其他文献
乡镇是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的“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站地”,主要职能就是抓落实.如何提高职能运行科学化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是乡镇一直探索的课题.近年来,沂南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明确要求.莘县县委立足本地实际,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
可供开采的石油资源的有限性、能源消费需求的迅速增长以及能源消费所引发的环境问题造成了我国严峻的能源和环境形势。探索新型代用燃料,对于缓解当前的能源紧缺形势具有重
本轮机构改革,山东省着眼于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职能运行监管机制,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均设立了机关职能运行监管机构,旨在全面评估部门履行职责的全面性、准确性、完整性,促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超声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等先进成像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医学临床诊断与治疗,成为了医生分析疾病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威海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扣“大市场、大监管、大质量、大服务”工作理念,持续深化市场监管执法体制改革,以高质量执法监管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市场
为充分发挥权责清单在推动政府部门全面精准履职方面的基础性制度效用,昌乐县扎实做好权责清单编制工作,全县36家部门共编制权责事项4950项,形成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
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通过置于人体体表的电极阵列,施加微小的电流激励,测量边界响应,重建人体内部的电阻抗分布图像,具有无损伤、功能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