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城市地质灾害的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n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查明廊坊市城市区域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基础上,本文对河北省廊坊市城市地质灾害进行研究,分析得到规划区范围内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面沉降、砂土液化、水质污染,并阐述了它的分布规律及危害。并且在分析廊坊市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地下水开采——地面沉降数值模拟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法分析进行预测地面沉降,认为地面沉降发生的主要原因是180-360米深度含水层的压缩。对不同开采方案下地下水水位变化和地面沉降发展状况进行模拟预测分析,认为在深层地下水开采量保持在3000万立方米时可达到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根据结果,认为要保持廊坊市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调入外流域水资源。提出了减缓地面沉降发展的地下水开采方案。 影响廊坊城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因素主要有6个,各种因素的性质和作用大小各不相同,参考工程、水文地质、灾害地质的相关标准和其他有关文献资料,结合廊坊地区地质情况,提取5个可量化的指标(地质变量),1个非量化的指标,作为参与评价的因子:地质构造(包括断裂、特别是活动断裂)、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灾害成灾条件、人为工程活动、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用量化数值法对廊坊城区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廊坊规划区内,除东北部津京塘高速公路以北乃自房村,南营村一带,东部大官地、潘庄、小枣林庄、南官庄一带以及西部万庄—大伍龙—炊庄—南王庄—大麻村—杨税务以西,为地质灾害低发区外,其余均为地质灾害易发区,尤其以市中心,该区为行政、经济中心,人口密集,其又为地面沉降中心,地下水下降漏斗中心。因此市中心的城市规划建设尤其应考虑地质灾害因素。 最后从地下水开发提出防治地面沉降的方案;从城市发展规划对策方面,提出了防治地质灾害的有效措施。 本文利用模型对地面沉降的分析评判不仅表明了模拟模型方法适用于我国以缓变型地质灾害为主的东部平原城市地质灾害的研究,为预防发生和实施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可行性。由此可见,模拟模型方法在系统评估方面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国家公园是一种价值标签,代表了国家公园的特殊价值,具有品牌效应。而品牌形象影响和决定着人们的品牌选择,是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国家公园的特殊性(环保、游
在不同高温和时间处理下,通过暗黑赤眼蜂在米蛾卵上的寄生效能的测定结果表明:各个处理下的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高温胁迫对功能反应参数有明显影响,以33℃2h处理下的
近年来,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使人们愈来愈多的开始思考“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问题,这一问题也在实际上日益成为当今国内外政治、经济、哲学、社会发展、环境
文章借助文献图谱分析工具CiteSpace,收集了中国知网CNKI和WOS两个数据库中以"旅游规划"为主题的文献,比较分析及评述两者的研究差异。研究发现:1.国内旅游规划研究主要集中
文章利用1999-2018年中美两国贸易数据和美国来华游客数量,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对美国来华入境旅游的影响,并探讨不同贸易水平下未来五年美国来华游客数量的变化。本研究将中美
0引言文化旅游的方兴未艾,是各地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现象,尤其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愈发受到关注和重视的背景下,文化旅游发展的内涵和外延都产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
文章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游客重游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供学界参考。据统计,满意度、旅游地形象感知、感知质量/价值是以往研究最为关注的游客重
本文探讨计算机科技文献英汉翻译若干问题,包括专业词汇翻译、约定俗成表达法、句式翻译及科技文章题目翻译。 This article explores some issues in English trans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