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践履型企业的家庭隐喻及其对员工工作重塑的启发式干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ia_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优秀传统文化的逐步复兴,在本土企业界涌现出一类传统文化践履型企业。这类企业将“家文化”融入到组织情境中,通过丰富的家庭式话语表达在组织中塑造了典型的“家”的形态。与此同时,这类企业的员工在组织中普遍存在工作重塑现象,并通过这种自下而上的主动性行为,实现了自身的全面成长。此类特色鲜明的组织现象预示了传统文化践履型企业中存在通过“家文化”来介入员工工作重塑,即实施工作重塑干预的内在关联。通过对传统文化践履型企业的持续跟踪调研,以及对组织隐喻等文献的梳理,最终确立了从话语视角分析“家文化”情境下传统文化践履型企业实施工作重塑干预的研究主题,并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主导下开展了以下研究。首先,探讨了传统文化践履型企业运用家庭式话语表达实施工作重塑干预的过程,呈现了“家庭隐喻”的概念,构建了工作重塑启发式干预模型;其次,运用一个基于扎根理论框架的话语分析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家庭隐喻”的内涵和结构,呈现了传统文化践履型企业运用家庭式话语表达促成员工工作重塑的语义内容和路径;最后,从员工在组织中的自我认同视角,运用扎根理论探讨了传统文化践履型企业实施工作重塑启发式干预的影响效应。通过以上三个研究内容,发现了传统文化践履型企业通过一个语义的“构建——诠释”过程,在话语体系中确立了家庭隐喻。从语义内涵上看,家庭隐喻分别用“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涵表达组织在个体成长、组织发展和社会责任上的倾向。从语义结构上看,家庭隐喻具有家庭概念系统和企业概念系统之间的横向对偶关系、纵向错位关系。前者体现了二者之间的内涵相似性,后者体现“家文化”中蕴含的从个体内在品质驱动外在行为的德性伦理思想。通过一个“说服——启发”的语用机制,传统文化践履型企业运用家庭隐喻促成员工深刻的自我反思,确立了实现积极自我的工作期望,从而获得了实施工作重塑的深层动机,实现了对员工工作重塑的启发式干预。这种组织干预模式存在一个从内在认知重塑到外在行为重塑的直接效应路径,以及从工作重塑到自我重塑的间接效应路径。总体而言,传统文化践履型企业实施的工作重塑干预本质上是通过将“家文化”中蕴含的德性伦理精神转化为关于“做人”的话语实践,并在组织情境中启发员工如何“做事”,进而在“做人”上实现个体成长的过程。作为一个探索性研究结论,基于家庭隐喻的工作重塑启发式干预存在三方面的理论意义。其一,推进了工作重塑及其干预的本土化研究。工作重塑启发式干预的核心机制在于通过对员工在“做人”层面的干预,启发员工对于“做事”的重塑。这一机制的本质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德性伦理倾向,体现了本土文化的精髓,也呼应了工作重塑理论关注工作中“人”的意义与认同的理论“初心”。其二,从微观话语视角推进了本土企业中的“家文化”研究。通过提出并诠释“家庭隐喻”的概念,及其对员工工作重塑的启发式干预作用,实现了从“器物”层面切入并整合“家文化”的不同形态,从整体上探讨了“家文化”在企业组织中的积极作用过程;通过对“家庭隐喻”的语义内涵分析,从话语层面提炼了“家文化”的内涵,从一个更微观的分析路径呈现了“家文化”蕴含的内在精神;通过对“家庭隐喻”的语义结构分析,呈现了“家文化”内涵从家庭概念体系向组织概念体系“映射”的微观话语机制,提供了一个“家文化”泛化机制的语言学解释。其三,从员工工作重塑干预的角度深化了传统文化践履型企业的研究。在现有关于传统文化践履型企业的文献基础上,进一步从组织干预的角度,探讨了传统文化践履型企业从“家文化”的话语形态导入(家庭隐喻)到员工的认知、行为转变(工作重塑),再到员工在组织中自我成长(主人翁认同)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践履型企业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员工成长的核心特征。作为一个现象驱动的理论构建研究,本研究具有以下现实意义。首先,对本土企业通过干预员工工作重塑改善管理实践具有启发意义。管理者应该意识到,所有的管理问题本质上都是“人”的问题。因此,从员工“做人”层面的内在德性入手来引导员工在“做事”层面的工作重塑过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其次,对于本土企业在“家文化”泛化情境中,如何有效地组织、呈现和运用文化资源提供了实践参考。本土企业首先要结合自身的现实特征和需求,从“家文化”中提炼出相应的内在精神内涵,并通过多种“器物”形式将这种精神内涵呈现给员工,在这个过程中,话语表达是一种有效的形式和渠道。“家文化”作用的有效发挥还要求本土企业将“器物”层面的文化内涵转化为一种稳定的制度体系,并在组织中形成统一的践行氛围。最后,为本土企业如何引导员工成为组织的主人翁提供了实践借鉴。通过诠释家庭隐喻对工作重塑的启发式干预,进而实现员工主人翁认同的过程,启示本土企业,员工对于组织的主人翁认同是一个“认知——实践——再认知”的辩证过程,只有一方面让员工认识到“家”(包括“家人”“家事”)的真实内涵,另一方面让员工全面参与到“家”的互动、操持中,才能最终在实现员工全面成长的同时,引导员工真正地将组织当作“家”。
其他文献
人体生物样本库以造福人类健康为宗旨,在探索基因与疾病、基因与环境的关系以及解决人类疾病问题方面意义重大,但是其产生和发展也引发诸多伦理问题。其一是人体生物样本库的知情同意问题。它与以往生命伦理学及医学伦理学中的知情同意有所不同。笔者认为这些伦理问题主要包括:知情同意对个人自主性或者自主决定权的挑战;再次同意的问题;知情同意的形式化和过度化。针对这些特殊困境,笔者认为应该始终坚持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
随着摩尔定律的发展,基于MOS结构的存储器件逐渐逼近物理极限。同时,尺寸微缩和工艺迭代的成本壁垒迫使产业界寻找新的存储方案。在众多新型存储技术中,相变存储技术以其优越的性能和三维堆叠能力备受瞩目,被视为最有可行性的存储级内存方案。为了充分发挥相变存储器的性能优势,存储单元必须能够在产品的使用寿命内可靠地工作。基于相变存储器的功能定位,相变存储器在操作性能提升的同时,需要实现比NAND Flash更
学位
校园建筑能耗包含建筑内部能耗和建筑外部能耗,内部主要耗能设备为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Heating,Ventilation,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HVAC),外部主要耗能设备为充电桩(Charging Station,CS)。能耗优化可以降低用电成本,为校园建筑提供一个高效、舒适的环境。然而,高效、舒适的环境温度和最节能的环境温度之间产生了博弈行为,本文通过调节
云块存储(Cloud Block Storage,CBS)作为一种新兴的通用块存储服务,具有高性能、高可扩展性、高可靠性、通用性等优点,倍受业界关注。目前,各大云供应商都面向租户提供了云块存储服务,支持着各行各业的基础数据存储。提升云块存储系统服务端缓存效率是改善其访问性能的有效手段,但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多种类型的应用数据存放在云块存储系统,其访问负载的复杂性及动态性使得已有算法的有效性难以保证
随着节能减排的法规日益严格,湍流预混燃烧因为其清洁高效的特点被广泛使用于各类先进燃烧装置中。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湍流预混燃烧过程常会受流体动力学不稳定性(Darrieus-Landau,DL不稳定性)的影响而偏离预设工况,从而导致热效率降低、排放恶化等情况,这为先进燃烧技术的开发带来诸多挑战。所以,目前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是湍流预混燃烧中的DL不稳定性与湍流相互耦合作用的定量分析问题,为揭示DL不
光学显微镜由于光学衍射极限的限制通常难以满足人们探究200 nm以内微观世界的需求。超分辨成像技术的出现使得人们有机会采用不同的方法绕过光学衍射极限的限制,让光学显微镜也能拥有媲美电子显微镜的超高分辨率。在众多超分辨成像技术中,基于单分子定位的超分辨成像技术(通常简称为超分辨定位成像)利用荧光探针的荧光闪烁行为实现对纳米结构单分子级别的定位。目前,常用的超分辨定位成像探针主要包括荧光蛋白和有机荧光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深入发展,数据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应用程序和计算系统开始通过将更多的数据存储在内存中来提高数据传输、存储以及运算的效率,这也使得对大容量主存的需求变得愈加迫切。传统的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技术在内存容量扩展时面临着价格高、密度低以及能耗高等挑战,使其难以匹配日益增长的数据规模。新型非易失性内存
面对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经济的不断复苏,美国产生深刻的危机意识,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政策。并利用政治手段压制中国出口经济,使得中国的国有企业受到巨大的打击。本文利用国家电网这一典型国有企业,探索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探究中美贸易战对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负面与正面影响,对负面影响提出建议。
学习大自然光合系统构建人工光合系统是利用太阳能的一种有效策略。水氧化反应是人工光合系统的关键瓶颈。实验上合成了许多水氧化催化剂,但是因为检测手段的局限性,很难捕获反应过程中的短寿命中间体和确认反应机理。运用已经发展的各种理论化学方法,可以通过构建能接近真实条件的理论模型对氧化还原电势、反应机理等进行静态或动态的模拟,进而深入理解催化反应机制。本论文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含锰、铁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