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际意义视角看译者性别对其译作的影响——以《飘》的两个中译本为例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yo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礼德指出,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意义作为语言的三大元功能之一,具有表达并解释语言的功能。在识别和说明说话者态度、意图、立场观点、社会地位、身份和权力方面,人际意义是一项有效的参数。近些年,学者们已经开始从性别差异的视角,探索男性和女性语言中所体现出的人际意义差异。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人际意义与翻译学的结合让学者们看到更多希望,“译者的性别”这一概念作为翻译过程中一个重要因素也同时被引入到翻译实践中来,这使得翻译学的研究领域更加宽广。因此,本文以《飘》的两个中文译本为研究语料,从人际意义的视角,探索译者的性别对其译作的影响,以期为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研究提供一些启发。  本文在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中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依据人际意义相关理论和译者的性别差异因素,得出的研究结果如下:男女性译者的译文在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两方面存在差异。首先,在语气系统中语气的选择方面,女性译者李美华擅于改译源语言的语气类型。相反,男性译者们更倾向于在其译文中保留源语言中的语气类型。在译文中主语的转换上,男女译者都能够在其译文中改变、增加或省略源语言中的主语。而且,相比于男性译者,女性译者使用了更多的语气隐喻。其次,在情态系统方面,女性译者比男性译者使用了更多的情态操作词,传达出其对原作中女性人物的诸多理解和同情。相反,男性译者倾向于将其自身的性别优势融入到其译作中,以此显示出其不可撼动的社会地位并维护了其男性的性别优势。此外,在翻译过程中,男性译者比女性译者采用了更多高量值的情态词。
其他文献
毛泽东作为一位出色的诗人,他的诗词一直为中外学者所关注.他的诗词不但继承了中国传统格律诗的优点,而且也在某种意义上发展了这一诗词形式.他的诗兼承了传统诗歌浪漫主义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