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制作脑外伤大鼠模型,引入钙蛋白酶抑制剂对模型进行干预,探讨钙蛋白酶与脑外伤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以及钙蛋白酶抑制剂能否对神经细胞的凋亡产生抑制作用,为完善临床脑外伤的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方法:将84只老鼠分成3个独立的大组:1.空白组(制作大鼠脑外伤模型前半小时无需向脑室注射任何试剂),2.生理盐水组(制作大鼠脑外伤模型前半小时向脑室注入生理盐水),3.钙蛋白酶抑制剂组(制作大鼠脑外伤模型前半小时向脑室注入钙蛋白酶抑制剂)。每个大组分别在以下7个时间点中的任何一个时间点分配4只大鼠:30min,lh,3h,6h,1d,3d,7d。制作大鼠脑损伤模型,到达时间点后处死大鼠,取海马区脑组织做TUNEL凋亡染色,在高倍镜下读出凋亡细胞数目。另取84只大鼠同样分组,制作脑损伤模型,用来做钙蛋白酶活性测量。最后得出结果,1.以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对各检测凋亡细胞数组和检测钙蛋白酶活性组结果进行统计,2以直线相关分析对检测凋亡细胞组和检测钙蛋白酶活性组结果之间进行统计,得到结论(设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3组(空白组,生理盐水组和钙蛋白酶抑制剂组)24小时内凋亡细胞数目均上升,并且在1天之内形成高峰,之后开始下降。从30分钟到7天,空白组的凋亡细胞数为:70.25±3.69、70.25±2.68、72.25±1.30、75.25±0.90、89.25±2.49、81.25±0.83、70.25±2.49。生理盐水组在7个时间点的凋亡细胞数为:74.25±2.46、71.50±1.50,74.25±1.92、77.75±1.09、87.25±2.30、 80.50±3.04、 72.25±1.48。以上2组数值总体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钙蛋白酶抑制剂组在7个时间点的凋亡细胞数为:65.75±2.95、68.50±1.09、70.50±1.12、70.50±1.29、74.00±5.61、72.75±2.95、69.25±1.68,分别和其他2组在数值总体相比具有显著差别(P<0.01);空白组,生理盐水组和钙蛋白酶抑制剂组在24小时内钙蛋白酶活性上升,并且在1天内到达高峰,之后开始下降。空白组在7个时间点的钙蛋白酶活性为:1.723±0.24、1.856±0.21、1.9134±0.41、1.921±0.42、2.483±0.27、2.318±0.43、2.401±0.21。生理盐水组在7个时间点钙蛋白酶活性为:1.736±0.26、1.844±0.24、1.922±0.32、1.926±0.33、2.543±0.28、2.326±0.44、2.178±0.26。以上2组数值总体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钙蛋白酶抑制剂组在7个时间点的钙蛋白酶活性为:1.719±0.32、1.818±0.37、1.83±0.36、1.836±0.31、2.141±0.34、2.024±0.31、1.92±0.27。分别和其他2组数值总体相比,具有有显著差别(P<0.01)。凋亡细胞组的多少和钙蛋白酶活性有明显相关性(P<0.01,r=0.5643>0)。
结论:1.钙蛋白酶抑制剂(MDL28170)可降低脑损伤后的细胞凋亡。
2.钙蛋白酶(包括m-Calpain和u-Calpain)为脑外伤继发性细胞凋亡途径中关键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