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辽东边墙初探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jeer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东边墙东起丹东市宽甸县鸭绿江畔的虎山南麓,西至绥中县境内。修筑过程共分为四个阶段:明代为防御蒙古兀良哈三卫的侵扰,永乐至正统年间修筑从北镇到开原的辽河流域边墙;正统七年开始修筑从山海关到北镇的辽西边墙;随着建州女真势力的壮大,对辽东边地产生威胁,成化十五年修筑从开原至鸭绿江的辽东东部边墙;为增强防御实力,明万历初年至四年在辽河东边墙外移筑宽奠六堡。长期以来作为“边疆形态”或“过渡地带”的辽东地区,实际上是一个特殊的经济文化区域。客观地讲,边墙经济文化带既是中原王朝的边防带,又是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带;既是农、牧经济相互渗透的过渡带,又是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汇聚带。自明朝成化以后,边墙修建有了进一步发展。这不仅提高了辽东地区的社会的稳定,并且促进了地域及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辽东地处边疆,位于京师的左翼,明朝采取了独特的军事防备设施。边墙的修筑历时几个朝代之后,便在一定时期内,成为东北经济贸易最繁荣的地区。文章的主体分为四个大部分来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根据辽东地区具体情况和辽东都司的设立,归纳辽东地区作为整个明朝重点边防之一,其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其次系统地分析了边疆民族与辽东边墙的关系。通过对文献的再次梳理,完善关于辽东边墙建置情况等相关信息阐述。第二部分,通过对辽东边墙阶段性修筑及其特点的论述,总结出明代辽东,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陲地区,其社会结构有着鲜明的地方特点。从不同时期边墙修建的原因可以看出随着东北边防不断变化,明朝对辽东的重视程度加深。第三部分,简要地对辽东边墙修建性质和作用进行总结。进一步阐述朝鲜史料中,关于朝鲜贡道的改变和边墙修筑之间的关系,进而探究边墙与辽东特殊边地之间的相互影响。第四部分,在梳理辽东边墙修筑与增缮的基础之上,突出边墙的修筑对于辽东地方社会的重要影响。
其他文献
klinefelter综合征是最常见的男性性染色体疾病。虽然klinefelter综合征以前包括现在都被划分在无精子症范围内,但是实际上很多文献报道,有的克氏征患者能够找到精子。血清生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范围正在逐渐扩大,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带来重要保障作用。在此背景下,为实现对数据的有效存储、分析及处理等,则需要注重计算机数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会议
永定门外桃园位于北京市岽文区永外大街东侧辅路路南,占地约1.9hm^2,成为以永定门为中心,延续中轴路文化氛围,突出绿色崇文特色的城市绿肺。作为老街巷、老建筑拆迁后形成的一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