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薹生链格孢等四株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w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菊科植物腺梗豨莶的内生真菌芸薹生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并对分离得到的壳梭菌素二萜新骨架化合物的生源途径进行了探讨;第二章介绍了海洋来源的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的次级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研究;第三章介绍了真菌Pestalotiopsis sp.和Penicillium bialowiezense共培养的次级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研究;第四章主要综述了迄今为止文献报道的天然壳梭菌素二萜的研究进展(1982-2020)。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中,从腺梗豨莶的叶子中分离到一株真菌芸薹生链格孢并从其大米发酵物中分离鉴定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壳梭菌素类化合物。壳梭菌素是由geranylgeranyl pyrophosphate(GGPP)经一系列酶催化反应形成的二萜类化合物,其经典的结构特征是dicyclopenta[a,d]cyclooctane(5/8/5)三环骨架。壳梭菌素二萜衍生物不仅结构复杂多变而且具有良好的调节植物生长功能,抗肿瘤和抗菌等生物活性。至今报道的微生物来源的壳梭菌素二萜主要从链格孢属真菌中分离得到。为了进一步挖掘此株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多样性以获得更多新的生物活性分子。基于OSMAC策略,我们改变真菌的培养方式,选择液体培养基培养真菌。综合运用各种色谱分离方法,光谱分析技术、X射线单晶衍射和量子化学计算等方法,从该株真菌的液体发酵物中共分离鉴定了12个壳梭菌素衍生物,包括1个新骨架化合物,2个新化合物和6个结构纠错的化合物。从结构上看,我们首次发现了5/9/4三环系壳梭菌素新骨架alterbrassicene A,并被Natural Product Reports评为Hot off the Press。同时,我们探究了这一系列壳梭菌素的生物活性,发现新骨架化合物表现出显著的抗炎活性,进一步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新骨架alterbrassicene A是NF-κB信号通路中的强有效的IKKβ抑制剂。其次,我们对芸薹生链格孢的大米发酵扩大培养,从总膏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共分离鉴定了95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50个,包括6个新骨架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壳梭菌素类化合物,杂萜类化合物(TCAs)和α-吡喃酮衍生物。我们首次发现了四个由壳梭菌素二聚体新骨架,一个结构高度重排的单碳环壳梭菌素新骨架和一个降碳开环壳梭菌素新骨架。此外,我们评价了部分化合物的抗炎活性和细胞毒活性,新骨架化合物alterbrassicicene A具有强有效的PPAR-γ激动作用。我们对一株海洋来源的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从该真菌的大米发酵物中分离鉴定了19个天然产物,包括新化合物3个。化合物类型主要有cyclopiane二萜,生物碱,大环内酯等。我们首次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证实了cyclopiane二萜的6/5/5/5四环骨架结构。通过抗炎活性评价,我们发现化合物13β-hydroxy conidiogenone C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进一步的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证明其抗炎作用机制是抑制NF-κB激活通路。本课题组前期从一株茶树枝来源的Pestalotiopsis sp.中分离得到一系列具有细胞毒活性的化合物和从一株珊瑚来源的Penicillium bialowiezense中分离得到一系列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化合物。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发现这两个种属的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的骨架新颖多样,具有进一步挖掘的潜力。基于真菌共培养在微生物天然产物研究中的成功应用,我们拟采用上述两株真菌共培养策略来激活真菌中某些在自然条件下原本沉默的基因簇,以期得到大量新颖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我们从以上两株真菌共培养的发酵物中共分离鉴定了40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14个,新的天然产物1个。此外,我们评价了部分化合物的β-葡萄糖醛酸酶(GUS)和丁酰胆碱酯酶(BChE)抑制活性,其中部分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可以为进一步的药理研究提供物质基础。众所周知,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天然药物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药物发现中不可替代的研究领域。本文对四株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芸薹生链格孢具有强大的代谢壳梭菌素二萜化合物的基因编码能力。同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了大量结构更为新颖的壳梭菌素单体和二聚体化合物,本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壳梭菌素二萜骨架多样性。同时,本研究发现了若干个具有较强抗炎活性、β-葡萄糖醛酸酶(GUS)和丁酰胆碱酯酶(BChE)抑制活性的天然小分子。
其他文献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之一,肺癌病人大约占癌症死亡总数的18.4%。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治疗,肺癌病人适用EGFR-TKI作为一线治疗的主要指标是EGFR发生激活突变。在治疗过程中大约50%病人对EGFR-TKI药物耐受,肿瘤进一步发展恶化。MET激酶活化目前被认为是EGFR-TKI耐药机制之一,HGF刺激或MET
增程式电动汽车可以解决纯电动汽车“里程焦虑”的问题,还具有成本低廉,整车效率高等优点,是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的热点。增程器系统中,发动机转速的稳定运行是增程器高效输出需求功率的前提。增程器用发动机转速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推动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本文研究了增程器用稀燃天然气发动机的转速控制策略,旨在提高发动机转速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抗干扰性能,进而提高增程器系统功率输出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方案具有功率接入安全简单的优点,在便携式电子设备、无线传感网络等小功率应用场合以及电动汽车、电动轮船等大功率应用场合中均备受关注。其中,具备模块投切功能的IPT系统可以灵活地配置功率等级,提高系统的功率扩展性和运行可靠性,并降低开发和生产成本,有助于IPT技术的产业化发展,目前已有较多研究。然而在现有的模块化IPT系统中
装备维修保障队伍的能力水平对武器装备战斗力生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合成旅装备维修保障任务,运用调查研究和质量功能展开法分析了合成旅维修保障任务需求与装备维修保障队伍能力需求;运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对维修保障任务需求与维修保障队伍能力需求进行定量化描述,并构建映射关系矩阵,得到合成旅装备维修保障队伍能力的关键需求。结合调研数据和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在合成旅装备维修保障能力需求分析中可行,对合成
储能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清洁能源消纳,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但对适应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机制设计带来新的挑战。基于国内外储能参与现货市场的经验启示,以浙江省为例对储能参与现货电能量市场和调频市场的收益分别进行了模拟测算。结果表明,受储能转换效率、损耗和输配电成本的影响,储能参与电能量市场的整体收益不佳,但在调频市场具有一定优势。
研究背景与目标:吗啡是广泛用于缓解癌症疼痛的阿片类的止痛药,在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的癌症患者中,吗啡是围手术期疼痛治疗最常运用的药物之一。然而,在已发表的文献中,吗啡对肿瘤表型的影响存在许多争议;有的研究表明,阿片类药物可能会促进肿瘤的扩散,也有研究提示吗啡可能会抑制肿瘤的扩散。麻醉与镇痛是围手术期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阿片类制剂作为最常用的镇痛药物,其安全性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心的主要问题。然而很多研究
主要材料糯米300克辅料干红枣5个,葡萄干20克,山楂糕20克,红豆沙(超市有买袋装现成的)150克,白糖适量,玉米油1小勺做法1糯米洗净,用清水泡4小时;2红枣洗净剪成细条,葡萄干洗净泡软,山楂糕切丁;3碗里抹上一点点玉米油,在碗底把红枣,葡萄干,山楂糕摆成喜欢的样式(要是摆字的话要反着来);
期刊
随着大电网跨区域互联、超/特高压交直流混合输电、新能源发电、微电网等多种发输配用电形式不断涌现,以及各种电力电子设备、新型控制保护装置等的广泛应用,现代电力系统中各环节特性及其相互作用机理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单一的数字仿真或物理模拟已无法满足其仿真需求。数模混合仿真技术结合了实时数字仿真和物理模拟仿真,实现二者优势互补,有望为现代电力系统研究提供重要仿真手段。数模混合仿真接口系统是连接数字和物理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