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育是塑造“人”的工程,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塑造、陶冶人的心灵和人格。音乐教育就是挖掘、培养和提高人的音乐知觉的一个过程。目前普通高中音乐课,已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音乐教育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不断增强音乐感知要素,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感知是感觉和知觉合称,是人类一切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基础;音乐感知是音乐感觉和音乐知觉的综合的、整体的简称。本文所讨论的“音乐感知特征”是基于高中生心理特点来探讨的,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没有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普通中学的高中生。昆明市主城区高中生音乐感知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区位优势和音乐教学研究条件。高中生音乐感知研究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该选题研究是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的。本文在高中生音乐感知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昆明市主城区10所普通中学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访谈法、观察法及对其中两所学校的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高中生的音乐感知特征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的音乐感知有如下特征:绝大多数高中生喜欢音乐,喜欢音乐课,有学好音乐课程的强烈愿望;大多数高中生对音乐具有敏锐性和灵活性;高中生音乐基础素质参差不齐,音乐基础知识总体上十分薄弱,对音乐要素等一知半解,审美经验不足;并且对音乐课程的看法也展示了高中生对现今音乐课教学的评估及建议通过进一步研究,将形成这样的音乐感知特征的主要原因归为:教学因素、学生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据此,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参与体验式教学形式的运用;换位式思维优化教学方式;音乐意境氛围营造,构建音乐感知培养的良好环境;理念实践统一的跨越式音乐感知强化;音乐感知的聆听欣赏效果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