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LRG1蛋白、ID-1蛋白与CD105蛋白在人脑胶质瘤组织内的表达情况,探讨LRG1和ID-1在人脑胶质瘤血管形成和侵袭中的作用,为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及预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寻找胶质瘤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LRG1、ID-1与CD105分别在96例人脑胶质瘤、20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分析LRG1、ID-1和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联系,还有它们和CD105蛋白标记的MVD之间的联系,探讨LRG1和ID-1在胶质瘤血管形成和侵袭中的作用。免疫组化结果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实行统计分析,胶质瘤组、正常脑组织各指标的阳性率组间比较、LRG1和ID-1同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应用?2检验,LRG1和ID-1的相关性分析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LRG1、ID-1和CD105标记的MVD值的相关性分析应用t检验,用x±S表示组内MVD值的平均水平,以α=0.05当作检验标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人脑胶质瘤、正常脑组织中LRG1的阳性表达率各是62.5%(60/96)、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组织中LRG1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分级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同病人的年龄、性别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脑胶质瘤、正常脑组织中ID-1的阳性表达率各是74%(71/96)、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组织中ID-1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分级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同病人的年龄、性别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RG1和ID-1在胶质瘤组织内的关系体现为正相关性(r=0.521,P<0.05)。高级别胶质瘤组织中CD105标记的MVD值为(21.65±3.23)个?HPF,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组织中的(9.54±1.57)个?HPF,t=-23.33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方差不齐,作近似t检验);胶质瘤组织LRG1阳性组的MVD值为(18.22±6.26)个?HPF,高于LRG1阴性组(11.22±4.51)个?HPF,t=6.33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方差不齐,作近似t检验);胶质瘤组织ID-1阳性组MVD值为(17.13±6.18)个?HPF,高于ID-1阴性组(10.40±4.49)个?HPF,t=5.8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方差不齐,作近似t检验)。结论:胶质瘤中LRG1、ID-1蛋白都过表达,提示二者都可能为参与胶质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高级别胶质瘤组织内MVD值超过低级别胶质瘤,提示高级别胶质瘤侵袭性强且预后较低级别胶质瘤差,可能与其微血管生成有关;LRG1和ID-1蛋白的表达和临床病理分级、MVD值紧密相关,此外它们还表现为正相关性,提示它们可能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两者或许可以彼此相互促进,推测其可能当作胶质瘤血管形成、侵袭及预后的指标,成为胶质瘤治疗的潜在分子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