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受体α和白细胞介素-10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18903827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度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chainreaction-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分析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receptoralpha,ERα)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基因多态性在健康人和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中的的分布情况,探讨其在EMs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214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认为EMs的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选取经常规妇科检查,未发现与EMs有关的症状、排除EMs的女性1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ERα内含子1的PvuII及XbaI酶切位点的多态性和IL-10的启动子-1082,-819及-592位点的多态性。 结果:ERα-PvuII基因多态性在EMs组与健康对照组间的分布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81),而ERα-XbαI基因多态性在EMs组与健康对照组间的分布则有显著性差异(P=0.002),X等位基因与EMs发病相关(OR=1.54,95%CI1.08-2.19,P=0.017)。EMs组IL-10-1082位点多态性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919),而-592及-819位点的C等位基因频率在EMs组与健康对照组间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8)。 结论:ERα-XbαI的X等位基因、IL-10-592及-819位点的C等位基因与EMs有关,提示其可能是EMs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此可为临床上EMs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提供试验依据,并为从分子遗传学角度进一步探讨该病的发生机制积累了资料。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正常负重和超负重模型,通过对于使用激素后不同时段的大鼠股骨头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生物力学特性等方面探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理
目的:探索脑创伤后脑组织中神经细胞损伤和神经细胞生成现象的自然过程和分子机制,证实神经细胞损伤导致脑功能障碍,而神经细胞生成能促进脑功能恢复,寻找减轻神经细胞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