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政府组织是相对政府、市场而言独立的社会力量,以公共利益为目的,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具有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的独立运作的正式组织结构。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已经不能满足现今的发展需要,因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党和国家迫在眉睫的任务。非政府组织作为政府、市场以外的第三方部门,运用其自身公信、凝聚、沟通协调等独特优势,在参与社会管理、提供社会服务、处理公共事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其培育和发展是当前创新型社会管理的一种必然趋势。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创新型社会管理中协调、服务、倡导、监督、外联等功能作用,不仅使非政府组织实现了自身价值,还能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产生积极影响,在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社会管理格局的形成,需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等多方参与,发挥群众和非政府组织作用,使社会充满活力、和谐稳定。创新型社会管理的主体终归是人民大众,而非政府组织是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社会协同的主要动力,必须引导非政府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其功能作用,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由之路。本文基于非政府组织的相关理论依据,阐述了非政府组织参与创新型社会管理的相关性,分析创新型社会管理背景下,非政府组织的角色、优势、功能及其现状发展,运用贵州省的城市、农村非政府组织功能发挥的两个实例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并且借鉴国外非政府组织的经验,最后导出营造有利于其发挥的外部环境、加强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是完善创新型社会管理背景下非政府组织功能发挥的行动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