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国际推广不仅要解决汉语的教学问题,还需要采取恰当的策略和措施设法扩大汉语学习者的群体。外语习得是一个有意识、主动的学习过程,是由特定学习动机驱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何激发并保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使更多的人愿意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上的代价去学习和掌握汉语,是有效推动汉语国际事业首先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了解越南胡志明市大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现状,重点探讨了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类型,考察不同学习者群体动机行为上的差异,包括非汉语学习者不选择学习汉语的原因(暂且称为对汉语的负面动机),分析其背后影响汉语学习动机的因素。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来获得信息,本次研究多着重于不同学习群体背景,将受试者分为汉语学习者(华裔和非华裔)和非汉语学习者。调查结果显示,华裔群体更倾向于融入型学习动机,他们都对中国文化以及汉语的喜爱而学习其语言。他们的身份认同很强烈,对祖国怀着深厚的感情。这份感情通过本次调查得以体现出来,从学习动机到了对中国各方面都给予好评及对中国人的印象,自始至终都保持很好态度。非华裔汉语学习者则更多表现出工具型学习动机,很多人都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而学习汉语。在评价各项也给予好评,但程度不如华裔群体,而且,已出现部分消极看法和态度。和华裔者相比,他们就没了那份感情,毕竟他们不是中国人;看法比较中立一些,但大多还是倾向于好的。在非汉语学习者当中,他们不选择学习汉语的原因,认为汉语难学的占最大的认同程度;其次是出于不喜欢中国的原因。在他们看来,中国有好多假货、有害产品使他们也不怎么喜欢汉语。他们对中国的第一印象不是文化悠久、不是经济发达而是假货多;对中国人的印象也不好。这些都无不跟当地媒体的影响有关。根据上述的总结,本文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以加快越南胡志明市汉语推广的进程:正确认识当地华裔群体的重要性,保持华裔学生承传汉语的先天优势;对于非华裔学习者,要加强汉语的竞争优势,突出汉语的工具性;广泛的其他学习者就是因为汉语难这门槛儿敬而远之,需要我们增强宣传其正迁移;另外,通过口碑宣传、领袖意见利用新媒体的力量输出中国的正面形象,让更多的人喜欢中国、爱上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