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癌基因是参与细胞生长、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正常基因,但当其发生突变后就会变成致癌基因。目前已经已发现100余种原癌基因,其中核酸转录因子c-Myc是许多癌症的致病因子之一。基于2010年完成的低等无脊椎动物水螅基因组计划得到的DNA序列数据进行理论推导,发现水螅具有原癌基因c-Myc类似基因。水螅的原癌基因c-Myc是否也能像高等动物c-Myc一样可以转变为癌基因?水螅的原癌基因c-Myc确切的生理功能是什么?c-Myc在水螅体内的表达是否与水螅较强的再生能力相关?这些疑问亟待解答。鉴于此,我们围绕大乳头水螅c-Myc基因cDNA序列的克隆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1.运用SMART技术构建了大乳头水螅SMART RACE cDNA文库,通过RT-PCR方法克隆了大乳头水螅c-Myc基因cDNA序列。大乳头水螅c-Myc基因cDNA序列编码区核酸序列全长945bp,编码314个氨基酸,c-Myc蛋白分子由转录激活区和HLH(helix loop helix domain)结构域两部分构成。本研究成功克隆大乳头水螅c-Myc基因cDNA序列为深入探讨水螅c-Myc的功能及系统进化奠定基础。2.依据大乳头水螅c-Myc基因cDNA序列及原核表达质粒pET-LT多克隆位点的特征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扩增出带有特殊酶切位点的c-Myc基因cDNA序列,经BamH I和EcoR I双酶切后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LT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LT-c-Myc,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检测表明,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重组c-Myc蛋白。重组c-Myc蛋白的成功表达有助于揭示水螅c-Myc蛋白的生理功能及制备c-Myc蛋白抗体等后续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