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气预报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央电视台一套晚上七点三十分左右的天气预报是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因为天气预报具有很强的信息性,所以很少有语言学家去关注天气预报语言中的冗余现象,这对研究天气预报语篇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基于以往对冗余现象的研究以及对天气预报的目的的分析,天气预报语篇中的冗余被界定为除了天气预报的核心信息以外、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而被天气预报员刻意使用的一种交际策略。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根据冗余对结构和语境的顺应,冗余现象被分为了语言冗余和语境冗余。语言冗余又分为词汇重复、同义词或近义词,指称和话语标记;语境冗余分为寒暄语、道歉、提醒、体感温度、天气回顾、气象知识、宕词和视听冗余。语言冗余中,北京天气预报的重复是天气预报中冗余信息独有的一项语用功能。北京的天气预报总是在城市天气预报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出现,因此标志着城市天气预报的开始和整个天气预报节目的告一段落。话语标记的主要作用是连接两个话语部分,但是不对其命题意义产生影响,不过,话语标记的缺失将会引起听者词汇线索的中断。天气预报语篇中语境冗余信息主要有四种语用功能:维持社会关系;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或者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帮助理解天气和天气预报;为天气预报员组织语言赢得时间。语言对社会的顺应普遍存在,而交际规范是与语言选择相互顺应的主要社会因素之一。为维持良好的社会关系,人们在交际中必须遵守交际规范,其中包括寒暄、道歉和解释等,天气预报员则主要通过在节目开始时与观众进行寒暄、预报不准确时道歉和解释体感温度和预报温度的差别等来维持和观众之间良好的社会关系。心理世界在触发对语言的选择和使交际多样化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语言使用中可能被激活的心理世界包括多个方面,如性格、情感、信仰、欲望和想法、动机和意图等。在天气预报中,影响语言选择的关键因素是预报员的动机和意图,他们的首要目的是在恶劣天气来临之际通过发出预警信息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天气正常时,通过提供天气信息以便人们安排生活来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平,因此他们将基本天气信息中蕴含的信息清晰化,并且提醒人们采取预防措施。使观众完全理解预报信息是影响他们语言选择的又一因素,因为天气预报中有些术语可能是观众从未听说过的。为了顺应该语境,必要时他们在天气预报中加入气象知识。天气预报中的宕词,如“呃、啊、呵、呢”的主要语用功能是给说话者提供时间来组织语言,或者是给听众时间来理解信息。“呢”还有强调该词前面的信息的功能。性别对宕词的选择也有影响。根据6月15日到7月10日的天气预报,我们发现,杨丹使用宕词的频率是宋英杰的7.02倍,作为女性预报员中使用宕词频率较低的王蓝一,使用宕词的频率也是冯殊的2.29倍,虽然冯殊使用宕词的频率高于宋英杰。总的来说,女性天气预报员在使用宕词的个数和次数方面都要远远高于男性预报员。尽管如此,天气预报中有些冗余的使用受到了质疑。例如,在时间如此短的节目中是否有必要宣布信息发布单位,因为这些信息已经显示在屏幕上了。在社会背景下,语言选择往往是经过机构批准的,例如只有法官才有权利通过判决,也只有代表中国气象局的预报员才有权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中预报天气,因此,预报员是经过批准的说话者,他们的预报来源于权威机构。因此,对社会世界的顺应使这种冗余显得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