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煤矿巷道的工程背景,坚持机具改革、材料优选与工艺优化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现场调研、数值分析、实验测定和工程应用等多种手段,研究满足煤矿井巷行业标准、规范要求的科学、安全、高效的矿用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体系:针对巷道支护喷射混凝土回弹高、粉尘浓度大的核心技术问题,确定影响喷射效果的喷头结构三因素:入水口数量、入水口角度、混合区段长度,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得到符合结构参数的九种新型喷头设计,通过采用FLUENT软件对设计得到的九种新型喷头模型进行流场数值模拟,分析气-液-固三相流在喷头处体积分数、速度、压力变化情况,确定三因素对喷射效果的影响程度,得到效果最优的新型喷头模型。根据相关标准要求,结合煤矿条件和推链式混凝土喷射机具特点,从材料优选、配比质量的角度研究确定了新型喷头效果检测实验混凝土配比。通过效果检测实验数据分析,从回弹率、抗压强度两方面与现有普通喷头效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证明新型喷头在减尘降弹方面效果优异。利用考虑作业条件的回弹率测定方法作为喷射参数的判断标准,研究工作风压、工作水压、喷射距离、喷射角度、初喷厚度等潮式喷射工艺参数对喷射过程回弹率的影响程度,最终确定施工工艺最优参数,为巷道支护潮式喷射混凝土技术在矿山行业的推广提供理论基础。通过研究围岩稳定性判定方法,完善煤矿巷道混凝土分区支护技术,将现场煤矿巷道试验段按照围岩稳定性分为三个区域,根据各分区对喷层要求进行支护。通过对巷道支护混凝土潮喷技术施工效果的现场测定,检测结果表明采用新型喷头减少了物料回弹,降低了锚喷工作面粉尘浓度,提高了喷射质量,为矿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力促进了巷道支护混凝土潮式喷射技术在煤矿行业的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