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甫是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集大成者,更是一位开创者,正如王禹偶所言——“子美集开诗世界”。他一生诗作近1500首,在不同诗歌体裁和题材领域内均取得突出成就。他的五言古体诗歌创作数量达263首,仅次于五言律诗,在各体创作中位居第二。杜诗中的五古杰作众多,“三吏三别”、“前后出塞”、《北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壮游》等作品早已广为人知,但对于《八哀诗》——这一组以叙述人物为主的五古——则论者寥寥。本文以《八哀诗》为研究对象。第一章就《八哀诗》本身及其研究现状作一概述。第二章“波涛良史笔篇什若有神”,两句分别出自《八哀诗》中的张九龄篇和李琎篇,借以形容《八哀诗》所体现的史笔和诗情。此章分八节,通过诗史互证和诗诗互证的方法将人、事、时、地结合起来,对这八首诗进行了尽可能详尽的解读,包括解释词句典故、引史料印证诗中所述、对前贤及近人的有关注释提出一己之见、考证诗中人物一生行迹,展现八人的精神风貌及其背后深广的时代历史内容;并兼及讨论诗作的艺术特色和作者的诗心诗情。第三章“有韵之史传诗家之绝唱”,二句仿自鲁迅评《史记》之语“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章将《八哀诗》作为一种诗歌类型——人物组诗——置于诗歌发展史的长河中溯源探流,讨论其产生之前所受的启发以及之后所发生的影响。杜甫因其诗作“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新唐书·杜甫传》)而得“诗史”之称,五古创作于此可谓贡献良多,而《八哀诗》不仅“善陈时事”,更善于记述人物,堪称是“诗史”的锦上添花之作,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定位。